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12日电 (记者 杨月) “为将送出去的礼金收回来,大家挖空心思巧立操办事项,贺新房分阶段进行、贺生日低龄化,母猪生仔要贺、康复出院要贺,各种红白喜事层出不穷。本属互帮互助的传统民俗在悄然变味。”3月12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宜宾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副院长魏琴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四川省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提到。
全国人大代表、宜宾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副院长魏琴。中国青年网记者 杨月摄
魏琴在发言中说,十八大以来,大操大办之风在一定职级的党员、干部中得到根本扭转,良好的社会风尚已经较好形成,大家拍手称快。然而,大操大办之风在乡村和社区依然盛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频繁、繁重的礼金让基层群众不堪重负又无可奈何。
“两年的跟踪调查,结果让我震惊。”魏琴带来了一连串的调研数据——
一个乡镇水果摊贩在两年间“人情送礼”共计135次,每次礼金400元时居多。
一个村干部说宁可打工也不愿意留在村上,因为身为村干部,村里人家家办事都要请她,每个月工资还不够送礼金。
某县一退休双职工家庭一年礼金不低于3万元,退休前更是高达4-5万元。一位中学教师说居住在农村的父母养老金年年拿、月月给,20年来没有看到父母生活改善多少,父母养老金三分之二用在人情送礼。一位分管扶贫工作的领导说礼金是套在贫困户身上的枷锁。
“提出这个问题后,看到报道的朋友纷纷打电话,这一定程度说明社会高度关切这个问题。乡村振兴,乡村文明是保障,为了尽快刹住大操大办之风,让老百姓尽早卸掉人情枷锁和经济疾苦,建议全国人大将‘促进农村移风易俗’纳入2018年的调研计划,为尽早出台《乡风文明条例》奠定基础,让优良习俗在健康轨道上得到传承!”魏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