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卢永琇。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8日电(人民政协报记者 赵莹莹) “哎呀这老年大学太好了,老伴不在家‘着哩’了,有时还给我做小点心,蒸点儿花卷、馒头。老师刚教完,抬脚儿就奔菜市场了。”
“我老婆原来根本不拿笔,现在也能画点儿,家里挂着好几幅。自打学画画,再也不东家长、李家短地扯闲篇儿了。”
模仿起身边那些退休后开始学习书法、绘画、烹饪等技能的老年人,全国政协委员、天津美术馆副馆长卢永琇很是惟妙惟肖,语气中透着天津卫特有的“哏儿”。在她看来,公共文化服务正潜移默化地让城市居民的精神面貌焕发青春,于乡村社会风貌而言,也将带去一种新气象。
可对于当地乡风文化建设仍显欠缺与不足,“很多地方的文化设施硬件都已到位,但缺乏组织者、管理者,往往很难‘活’起来,充其量就是扭扭大秧歌,遇上村民想学书法或者画画,都要到外面找老师。”卢永琇说。对此,她对基层农村文化建设进行调研后,建议“结对子”,即城市文化场馆和乡村文化站点等“一对一”对接,把文化服务定向、精准地送到农村。
“走进去”是第一步,怎样“留下来”?卢永琇提出了一个想法,给那些原本就有着文艺基础的乡村文化人,提供一个组织和施展文艺才华的机会和空间,进而引领和带动乡村文明建设。“可以参照‘社会体育指导员’,在乡村中培养‘社会文艺指导员’,同样能够申请并获得相应的技术等级称号。”
“在广大农村,既有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也有深谙乡村风俗民情的民间守望者,更有一大批痴迷乡村文明的有心人。他们生于斯,长于斯,深植于乡村厚土,懂得农民的喜乐哀愁,知晓农民的文化取向,更明晰乡村文化的传播之道。更重要的是,这些乡土文化人都有着强烈的文化自觉使命感。”卢永琇认为,在文化自觉使命感的驱使下,加之“社会文艺指导员”称号的激励,乡土文化人不仅能获得个人身心的愉悦,还能够带动乡村文化艺术生活的活跃与发展,成为乡村文明风尚的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