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2018全国两会原创 >> 正文

世界第一!中国迅速成长的中等收入群体有4亿多人

发稿时间:2018-03-06 10:59: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36日电 今天上午10时,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副主任张勇、副主任宁吉喆就“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推动高质量发展”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我想给何立峰主任提个问题。2017年,我国GDP增速超出预期,有观点认为:我国经济已经开始触底反弹。请问,您是否认同这一观点?刚刚出炉的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仍然是6.5%左右,这和2017年的表述完全一样。有人提出,今年无论是投资、消费,还是出口都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或许很难有去年那样大的增幅,请问您又是怎么看的呢? 

  何立峰:我们回顾2017年的经济形势可圈可点之处很多,我个人认为最突出的有四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是平稳。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经济增长速度都是6.9%,非常平稳,而且与之相关的各项实物量指标,包括发电量、运输量,包括还有财政收入和货币供应量等,这些匹配的指标发展都是非常的平稳,这表明中国经济协同性、整体性良好。 

  二是去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非常之大,前所未有,但是波澜不惊,在结构调整上表现出来新兴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8.8%,这就使第三产业在三产当中的比重达到51.6%。同时,其他的各项指标增长速度也都比较好,结构性调整有非常大的进展。另外,“三去一降一补”是去年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点任务,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化解过剩产能达到了5500万吨,连同2016年的6500万吨加在一起,两年化解了钢铁过剩产能1.2亿吨,而且全部取缔了地条钢,这非常了不起,使钢铁行业的结构发生大的变化,优势产能得到更好地发挥。比如煤炭去年化解2.5亿吨,连同2016年化解了2.9亿吨,总共实现了5.4亿吨,南方年产9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和北方年产15万吨以下的小煤矿正在加快退出,这就保证了环保条件比较好的、单位产出比较高的优质大型煤矿产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电力也是如此,像煤电,去年淘汰了一批30万千瓦以下的耗煤量比较大的煤电企业,根据整个电力的形势,还停建缓建了一批,加在一起超过6500万千瓦。钢铁、煤炭去产能和防范煤电过剩所采取的一些措施,为下一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一个示范样本,像平板玻璃、水泥、电解铝等,一方面淘汰落后的产能,关停一批不适合未来发展需求的产能,另一方年大力发展一批新的产能,在潜移默化、波澜不惊中实现华丽转身,我相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三是绿色发展去年也取得很大的进展。单位GDP能耗下降了3.7%,同时,其他领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工作力度也是空前的,但同样是波澜不惊,非常平稳地进行。所以,我们的天更蓝了、水更绿了、山更清了,环境质量逐渐向好的方面稳步发展。 

  四是在这些因素和各方面工作共同作用的结果下,我们去年又超过了“两个一千万”,这是很重要的观察中国经济的指标。一个是城镇新增就业实现了1351万人,这在中国历史上也还是第一次,是过去五年当中最高的,主要是通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通过创新创业产生了许多新的适合不同文化层次,甚至不同年龄段的就业岗位。就业是民生之本,非常不容易。 另一个是,1289万贫困人口脱贫。这1289万贫困人口相对于过去来说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实现在现行标准下脱贫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所以,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去年中国的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也充分说明中国的经济有活力、有潜力、有后劲,而且有非常大的韧劲。韧劲很重要,中国现在有近14亿人口,迅速成长的中等收入群体,不完全统计有4亿多人口,现在是按国别来算,位居世界第一,而且还在迅速增长中。这就为中国培育自己的市场创造了越来越好的环境和条件。当前,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世界经济客观上也在深度融入中国正在迅速发展的消费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8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6.5%左右,我们认为符合预期,也符合需求,客观上经过努力也是可以实现的。尽管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过程当中,还面临许多困难问题、矛盾,在昨天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了客观存在的七大问题矛盾,我们算了一下大概有20多条,这些都要在今年认真加以研究,按照问题导向一个一个加以解决,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张亚云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