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评两会丨政府工作报告诠释“民生为大”

发稿时间:2025-03-07 16:15:00 作者:任冠青 高荣建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提示信息

Subtitle/CC
    Speed
      Quality
        Audio Track
          SpeedNormal
          Subtitle/CC
          Audio Track
          Quality

            发放育儿补贴,拓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渠道,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为大”的意味尤为浓厚。

            民生工作千头万绪,不同群体心目中的“急难愁盼”各有差异。对临近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就业政策是事关个人职业发展的大事;对风雨兼程的外卖骑手而言,为生活增添一份保障是重要的兜底;而在返乡创业的新农人看来,“农业KPI”则是要重点关注的数据。

            通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网友,都会有“文风朴实、通俗晓畅”的观感。“投资于人”“免费学前教育”等新词热词,“抓好校园学生餐、平台外卖安全监管”等具象表述,以平实简练的语言,让老百姓听得懂、好理解。

            发展永无止境,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接地气”的报告所对应的,是具体而务实的改革指向。一条条民生政策的“具体”,对应的正是每个人真实生活的“具体”。

            以“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为例,报告既聚焦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脱贫人口、灵活就业者等不同就业群体,也对清理整治欠薪、纠正各类就业歧视等民生痛点明确了治理方向。更具靶向性、更加细化实化的就业保障政策,切实增强了不同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接地气的政府工作报告,生动诠释了何为“民生为大”。

            中国青年报社 出品

            评论员:任冠青

            剪辑:高荣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人民日报客户端等

          责任编辑:白珂嘉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