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委员建议:AI赋能 推动短视频直播等青年就业新平台升级

发稿时间:2025-03-05 17:35:00 作者:刘胤衡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3月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刘胤衡 记者 陈晓)今年全国两会上,数字经济时代如何实现青年高质量充分就业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关注的话题。“随着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短视频直播等新兴业态迅速崛起,更多的新业态丰富了就业形态,催生出大量新职业,为青年就业提供了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全国人大代表、贵州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系教授邱宁宏在调研中发现,当下企业的人才需求不断变化,产业结构升级催生了新职业与新机遇,短视频直播成为拓展青年就业的新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余兴安表示,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青年群体就业观念发生变化,部分青年就业选择从生存导向转向发展导向,多元化、个性化、兴趣化成为年轻人择业新特点。

  2月26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与民生研究院发布的《短视频直播平台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研究报告(2024)》显示,短视频直播与各行各业的结合,既推动了传统产业升级,也带动了大量新职业产生,比如互联网营销师、全媒体运营师、互联网招聘师等。

  余兴安表示,依托新兴数字平台,更多年轻人实现多元化、精准化就业创业,成为缓解就业难的有效途径。他建议有关部门牵头,联合龙头短视频直播平台企业制定“短视频直播新职业能力标准”,开发“短视频运营”“直播电商”等专项课程,纳入“国家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补贴范围。推动职业院校开设“数字内容创作”“直播供应链管理”等专业,推广“平台+院校+企业”订单式培养模式。建设“数字新职业孵化中心”,为离校未就业青年、乡村青年、残障群体提供免费设备、流量扶持和技能培训。

  如何发挥平台技术优势赋能就业?余兴安建议,建设“数字就业服务云平台”,整合岗位发布、技能测评等功能,实现“一地注册、全国接单”多元就业服务。邱宁宏建议数字经济平台通过AI技术创新等,推动直播电商、直播带岗等新业态发展升级,扩大数字经济领域青年就业规模;鼓励短视频直播等数字经济平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拓宽新职业,充分发挥直播业态对规模化就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目前政策层面已显现积极信号。2024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一批新职业、新工种,网络主播、直播招聘师、生活服务体验员、用户增长运营师等多个职业都来自“直播赛道”,体现了短视频直播平台的发展对新职业的推动。

  余兴安认为,应加快职业资格认证国际化进程,支持行业协会制定职业标准并推动RCEP框架互认,制定“网络主播”“互联网营销师”“内容审核师”等职业资格和等级认证体系。

  邱宁宏表示,应推动新职业与传统职业融合发展。鼓励传统职业向新职业转型,促进职业融合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积极借助数字经济平台的优势,推动新职业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给予更多新职业从业者相关政策待遇,如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等,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

  余兴安建议在数字平台龙头企业及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质生产力代表企业建立新职业观测站,在技术变革前线及时掌握职业演变最新情况,提前布局人才和人力资源开发规则,更好服务青年就业创业。

  邱宁宏表示,新职业的发展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对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加强新职业技能培训、政策扶持和宣传推广等工作,推动新职业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和推广,为广大青年提供更多元化的职业选择和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白珂嘉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