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985、211论人才,招聘该有“门槛”吗?
发稿时间:2023-03-10 18:48:00 作者:黄帅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杨成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一些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就其毕业院校采取985、211大学排序的方式进行,这并不合适,应该打破简单以985、211大学为排序方式作为招聘标准。新闻发布后,激起不少人的共鸣,同时也招来了一些反对意见。
杨成长委员的发言之所以引发舆论关注,原因在于它面对的是一个影响众多青年的现实难题:不少普通大学的毕业生,都发现自己在求职时会受限于母校的“学校层次”,在一些招聘单位眼中,只要不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就没有“资格”被招录。即便一些招聘条件上不会明确说“只招收985、211大学毕业生”,但隐形的偏见还是存在。而且,一些招聘单位对于名校还有“内部排名”,顶级名校的毕业生更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招聘方偏爱名校毕业生,属于人之常情,但问题关键在于,不能只看求职者的“学校出身”,就堵死一大批学生的求职机会。“名校生一定比非名校生强”的偏激观念,并不完全符合事实。用人单位还应从更加多元的角度评估求职者的综合条件,进而作出公正、合理的判断。
杨成长委员的建议,其实也是从这个理性角度来分析的。他认为“大学排序依据的是高校综合实力,特别是科研能力”,但毕业生是否与招聘岗位匹配,未必体现在科研能力上,而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现实中,有些大学的综合实力可能不太强,因此不是985、211高校,但它有自己的特色学科、优势专业,招收和培养的学生水平,不见得就比名校的差。因此,招聘方不应该因为他们不具备名校的“光环”,就想当然地给他们贴上“水平不高”的标签,这既是对年轻人发展前途不负责任,也不利于单位的人才储备。
此前,舆论场上有人吐槽自己虽然来自211高校,但由于不在大城市上学,学校的知名度不高,被用人单位看低一头。这种情况并不少见,隐性的偏见和歧视,确实是难以解决的职场顽疾。这本质上还是用人单位人才观念落后、招聘方法不科学的缘故,对就业氛围也有不利影响。
借助这次杨成长委员的建议,一些用人单位不妨认真审视现行招聘方式,调整招聘思路,尽可能地给缺乏“光环”的毕业生更多未来的机会,这也会给用人单位自身发展留出更大空间。过于死板和苛刻的招聘门槛,很可能把能力强的优秀人才不小心筛掉。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设置更加科学和灵活的招聘流程,让那些普通高校的学生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尤其是在招聘考试的笔试阶段,更应该少一些“壁垒”,多一些包容。
当然,非985、211大学的毕业生,在求职中也需要向用人单位展现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这不仅直接体现在求职者简历和面试水平上,也跟他们在求学期间的努力和积累有关。事实上,不少普通高校的毕业生,早早意识到就业竞争不容小觑,有意识地通过尽可能丰富、优质的实习经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如此一来,非名校学生也可能比名校毕业生更适合某些岗位,与开明、包容的用人单位实现真正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