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十四五”规划与青年发展专家研讨会发言摘要

发稿时间:2021-01-21 06:29: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编者按

  1月14日,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在清华大学组织召开“十四五”规划与青年发展专家研讨会。会议召集多位青年研究领域专家共同为“十四五”规划与青年发展规划的衔接工作出谋划策。

  ——————————

  过勇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

  “十四五”规划时期,我们更加关注学生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划。国家需要青年,青年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要高度重视青年德育工作;青年要有原始创新能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青年个人选择要与党和国家事业需求相结合。我们做青年工作,要充分了解青年,掌握青年成长规律,准确把握青年特征,提升教育成效。

  谢维和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原副校长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给青年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大、更开阔、更丰富、更多样化的发展机会。当前有两个问题特别需要关注。其一,在网络社会、信息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如何立足新的社会形态和社会背景,帮助青年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更好地把青年发展和国家社会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现代化国家建设结合起来;其二,培养青年科技后备人才。建议团中央依托部际联席会议机制,推动相关部委合作设立一些项目,把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建设落到实处。

  张良驯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

  建议“十四五”时期推动实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更加重视青年科技后备人才的培养,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加强两岸青少年交流,加强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提升青年就业质量,扩大青年社会参与渠道。

  马春华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性别与家庭社会学研究室主任

  我们一直十分关注青年婚恋问题。与世界各国相比较,我国粗结婚率相对较高,但是结婚率呈现降低趋势,初婚平均年龄也持续上升。由此导致的总和生育率低于替代水平,保持低位运行,回升不明显势必影响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建议引导青年树立文明、健康和理性的婚姻观,宣传和肯定家庭的重要价值。建议“十四五”规划丰富国家介入儿童照顾的措施,延长产假并实施法定陪产假和育儿假,完善鼓励“灵活工作安排”的制度。

  邢伟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所社会事业研究室主任

  要立足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看“十四五”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青年发展和青年工作。在新发展阶段,青年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主要人群。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进程中,青年都是主力军,要成为应对老龄化社会的中间力量。要以青年面临的现实问题为导向,用新发展理念推动青年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做好青年的价值引领。建议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目标进一步具象化,提前谋划2035年青年发展目标,发挥地方试点和青年友好城市的示范引领作用。

  谢矜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

  建议“十四五”时期国家更加重视家庭教育,特别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协同发展。家庭既是影响学生、教育学生的场域,也是关系社会文明程度的社会治理基本单位。把培养青少年良好品质,视为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内容。把培育良好家风乡风、营造现代文明风尚,作为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董煜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谋划青年发展,要跳出团的工作看青年工作的整体,因为青年发展是系统性的,跟各个领域的工作都是相关的。建议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新的精神,“十四五”规划纲要能够在年轻人住房保障方面增加新的内容。规划工作重心即将从编制转向规划精神的宣传和解读,怎么讲好规划也非常重要,特别是如何直接面向年轻人讲清楚,要多用一些创新的讲述方式。

  吴潜涛 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做好我们国家的青年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根本遵循。今年是建党100周年,要抓住契机研究青年德育发展。要多关注00后重要群体,深入把握群体心理特点,夯实德育永恒主题——价值观培育、公民道德建设、爱国主义精神弘扬。此外,需关注新时代青年发展的国际话语权问题,在国际上讲清楚怎么看中国青年发展的优势。

  刘精明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教授

  关注职业教育,建议教育多轨制,建立以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为支柱,以人文、艺术、科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培训为辅的分流教育体系,激发青年内在的创造性和发展潜力。第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分流观念,引导个性化教育形式;第二是要确定职业教育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地位,降低对职业教育的歧视。

  卢晖临 北京大学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稳定的产业工人队伍对于中国制造、中国经济和企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接近1亿的农民工是个庞大的群体,当前应当警惕部分农民工“看不到明确未来”的思想状态,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警惕“三和大神”群体的扩大,激励青年不断奋斗;转变“打工不是长远之计”的观念,在初次分配提升工人收入比重,提升就业保障,稳定劳动力队伍。

  赵延东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

  在新的社会形态里,青年的发展,青年的社会化过程,以及他们成长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关注青年发展,不仅放在可接触性上,要给他们提供更多基础条件提升他们的能力,让来自不同区域、不同社会群体的青年都能够真正获益。要关注人才培育和人才发展的问题,特别是引导更多青年对非热门应用型学科感兴趣。建议创新资源的配置,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打造更理想的科研环境。

  彭庆红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院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要在新形势下实现“十四五”规划与《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更好地结合。要更有前瞻性地规划青年发展,着眼于促进所有青年健康成长和发展,着眼于培养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要积极回应“十四五”期间青年发展的新期待和新困难,满足青年不同成长阶段对优质教育、优质就业、居住保障、精神情感支撑的诉求。建议共青团在“十四五”期间推动构建更完备的青年发展社会支持体系,如推动住房保障体系的完善,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引导,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

  廉思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深圳研究院首席代表

  14-35岁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国家对青年的关心爱护不可或缺。我们开展的30多个青年群体调研结果显示,住房租房、职业发展、婚恋家庭是青年立足社会的三要素。解决好青年关心的三要素,就会让青年对未来充满希望,就能提高青年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要透过诉求看青年的思想观念,引导树立正确的成功观,稳固国家行稳致远的精神资源和底层动因。发挥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的杠杆效应和集成效应,对青年发展的关键变量,加大调整的力度和深度。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高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