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听一习话|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培育德才兼备青年
发稿时间:2025-03-08 12:38:00 来源:中国青年网微信公号
3月6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提示信息
刘洁
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师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强调,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本在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只有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才能激发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形式的教育活力,构建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切实满足好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美好期待,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思政引领力。强国建设,离不开青年力量。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我将时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服务好高质量思政育人体系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当代青年听党话、跟党走,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切实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赋予的使命任务,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张思原
北京师范大学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倍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干劲。在校期间我将继续参与支教志愿服务,直至走出校园、走上讲台,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使命,立志为教育现代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黄馨莹
曲阜师范大学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深受触动。我的专业是心理学,在教育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德育工作与心理学知识紧密相连。在教学实践中,要求我们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将德育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和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做好支撑。
姜林青
吉首大学
作为师范生,我深刻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未来,我们不仅要讲透书本知识,更要善于将伟大长征精神、航天精神等鲜活素材应用于实践教学,转化为“行走的思政课”,在真实情景中培育学生的责任担当。
郭政杭
大连艺术学院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认识到,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不仅需要政策的推进,更需要实践的落地。作为播音专业的学生,期待能在实践中开阔视野,提升技能,深入农村、基层,用文字记录、用话筒讲述群众的生动故事。
谷天乐
吉林大学
有了科学评价体系,才更能让学生的特长与能力被看见、被认可,我是药物制剂专业学生,实验能力很关键,应该重点考核评价,让点滴努力都有见证!
黄志君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实施,建设学习型社会,能够提高国民素质、满足人民多样化教育需求,是推动社会持续进步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物流专业的学生,我将深入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我,成为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创新实践推动物流工作前进,进而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
陈俊颐
重庆大学
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对新时代青年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一名高校学生,肩负的不仅是学习知识、传承文化的责任,更应鉴古观今、展望未来,积极响应时代召唤,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德者,才之帅也,是青年立身的根本,是在前行路上坚守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才者,德之资也,是青年破浪的利器,是攻坚途中锤炼的创新能力、实践本领。
教育改革不仅要让人民满意,更要让青年在成长中懂得“为谁而学”。从基础学科突破到校企地联合创新,教育的每一步都在为我们铺就一条通向未来的路,让我们从容面对时代的巨变与未知的考验。德才兼备,从不是口号,而是青年应有的底色,它藏在每一次课堂的思考中,藏在每一次实践的探索里。这些点滴积累,让我们在未来的征途中有乘风破浪的勇气。
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青年不必等待“被培养”,而应主动在教育的沃土中扎根,在时代的浪潮中成长。当现代化需求呼唤责任与担当,青年将以“德才兼备”的姿态,成为真正的“国之栋梁”!(中国青年网评论员)
问答题
要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________和________同向同行,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到位、更有效。
思政课程;课程思政
总监制:张坤
监制:董时 吴湘韩
策划:金锐
统筹:王海 陈华 王岑予 郝帅
制作:曾繁华 张玘云 王龙龙 乔佳新 张哲宁 宋莉 曹一博
设计:张婷 张洁 刘辰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出品
(部分画面由AI辅助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