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文晓燕:要为残疾人运动员打通“求学”之路

发稿时间:2025-03-03 22:14:00 作者:赵丽梅 张均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赵丽梅 记者 张均斌

  今年春节期间,巴黎残奥会冠军、全国人大代表文晓燕刚在迪拜结束完比赛,就马不停蹄地赶回国调研,了解残疾人尤其是残疾人运动员的真实诉求。她要把他们的“声音”带到人民大会堂,为解决乡亲们和残疾人面临的困境多做些实事。

  去年,文晓燕怀揣着残疾人运动员的“求学梦”参加全国两会。日常调研中,她发现,在残疾人运动员群体中,高中(不含)以下学历人数较多,义务教育结束后即中断学习的现象普遍存在。残疾人运动员缺少连贯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严重制约了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学历水平的提高。

  残疾人运动员中的不少人小时候因为身体存在一定缺陷,而无法正常上学。他们通过付出比健全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加强锻炼,甚至是挑战身体的极限,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他们看着日子“一步一步好起来”,也期待能够从多维度提升自我。文晓燕说:“我们这群人尤其是年轻人很渴望可以去读书,渴望感受校园的氛围。”

  “我相对是很幸运的人。”文晓燕介绍,她出生时因为脐带绕颈,导致左侧肢体有一些功能障碍,但身体情况还算比较乐观,所以,她从小跟着普通学生一起上学读书,一直读到高中。

  2016年,文晓燕入选湖南省残疾人田径队,由于先天左侧肢体功能障碍,她在训练中要付出更多。这些年,在不断拼搏中,文晓燕在残奥会、亚残运会、世锦赛上一次次创造新纪录。例如,2023年,在杭州亚残运会上,她三天三次刷新了世界纪录;去年,她在巴黎残奥会上斩获4枚金牌。

  在赛场上不断突破自己的同时,文晓燕也想多维度提升自己,她也看到了大学的“门”向优秀残疾人运动员敞开。

  经教育部批准,自2015年起,具备相应条件的优秀残疾人运动员可以申请进入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专业学习。2018年,文晓燕申请了北京体育大学,顺利入学,并于2022年顺利毕业,“我赶上了政策的‘红利’。”

  高校的招生名额相对有限,且无法做到竞赛项目和残疾类别的全覆盖,残疾人运动员能够像文晓燕一样上大学的不多,只有极少数佼佼者能够拿到残奥会等顶级赛事冠军的运动员,才有机会申请进入北京体育大学进行学习。尤其是随着我国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各项赛事的冠军不断涌现,他们的竞争通道变得更为“狭窄”。文晓燕认为,从教育公平的角度出发,支持残疾人运动员上学政策需要考虑更多的普惠性,让更多残疾人运动员有上大学的机会。

  2023年,文晓燕成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她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社会议题,更关注残疾青年的发展和未来。她也看到,现在进入田径队训练的师弟师妹都是00后,与当初的她一样,“上学”是小运动员和家长们的共同心愿。

  所以,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她带着《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运动员教育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就业质量的建议》上会。她在建议中提到,加快残疾人运动员贯通式教育体系建设,提高残疾人运动员受教育水平。

  与此同时,文晓燕还建议,引导有条件的院校开设适合残疾人运动员的相关专业,通过单招单考的方式招收残疾人运动员,实现所有竞赛项目和残疾分级全面招生,并在考试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她希望,残疾人运动员入队的那一刻,可以像健全人运动员一样,不管是从小学、初中到高中,还是到大学,每一个阶段都有升学通道,“从一开始抓起,一直抓上来。”

  相较于健全人运动员,残疾人运动员大学毕业后,很难有机会继续深造。文晓燕认为,这是残疾人运动员发展面临的瓶颈之一。截至去年,残疾人运动员攻读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政策尚未落地,专项领域更高层次教育的缺失,限制了残疾人运动员在国际交往过程中进一步发挥作用,仅凭运动成绩出众这个条件,很难在国际组织相关竞选中脱颖而出,并获得广泛认可。

  一个可喜的变化是,去年12月,上海体育大学发布了《2025年上海体育大学招收优秀残疾人运动员免试(初试)攻读体育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报考条件中提到,需要在近3届残奥会(含冬残奥会)中获得单项冠军或集体项目冠军的运动员(集体项目为主力队员)。

  今年,文晓燕和一些小伙伴都符合条件,他们报了名,目前,正在等待面试。“有学上了,这也是一个很大的突破,我和伙伴们都非常高兴。”她说。

  “毕竟跑在前面的人属于少数。”文晓燕关注到,更多的残疾人运动员都在盼望有一些好政策,助力他们实现“求学梦”。

  求学挑战只是残疾人运动员甚至广大残疾人面临的困境之一,他们在就业等方面仍面临不少挑战。经过深入调研之后,文晓燕准备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更精准地为残疾人运动员发声。同时,她希望能为他们“代言”,为建设无障碍环境做更多实事。

  【记者手记】走出赛场 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

  赵丽梅

  从残疾人运动员面临义务教育的缺失,到面临高校深造的瓶颈,再到遭遇就业的困境,文晓燕所关注的,是残疾人运动员的未来。

  在文晓燕的眼里,体育赛场是他们的舞台,教育更是改变命运的“基石”。她看到了,残疾人运动员渴望知识、渴望融入社会的炽热眼神,也看到了残疾人运动员因身体缺陷,“求学路”并不畅通。所以,去年,她带着残疾人运动员的“求学梦”参加全国两会;今年,刚下赛场的她,就马不停蹄地赶回国,为改变残疾人运动员以及残疾人的发展困境奔与呼。

  在残疾人运动员中,打破一个又一个世界纪录的她算是“跑在前面”的,她觉得自己足够幸运能够踏入大学校园。她希望,大家都能有学上,所以,她要为那些“跑在后面”的人奔走,尤其是为那些00后小运动员,为他们争取更多发展机会。

  让她欣喜的是,好的变化正在逐步到来,残疾人运动员看到了新的希望。我们也希望,让更多人看到残疾人的困境,助力解决这些问题,让希望延续。

责任编辑:高秀木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