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高天明:及时干预青少年心理问题,加强学校心理评估体系建设
发稿时间:2024-03-08 12:52:00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孩子的未来,更影响一个社会的未来。”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医科大学教授高天明提交了关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提案,建议社会更多关注相关话题。
作为脑科学领域的权威专家,高天明呼吁,心理疾病就像其他常见疾病一样,不要将心理问题“污名化”,有问题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全国政协委员高天明。受访者供图
高天明走访了很多医科高校、脑科医院,与不少医生、学者交流,也了解了一些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的现状。他感觉到,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亟需社会更多关注。
高天明坦言,学校心理健康服务资源有待整合,心理教师专业技术缺乏系统培训。目前,城市中小学基本能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乡镇中小学却很少配备心理教师。而且学校心理教师多为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背景,欠缺对常见精神心理问题识别和处置能力训练,在面对学生更进一步的求助需求或心理危机事件时很多会存在难以应对的情况。同时,一般学校配备心理健康教师数量较少,学校不具备提供相关技术培训的能力,教师往往无法取得足够的能力培养和成长支持,服务能力无法有效提升。
目前,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立缺乏规范,存在心理测量工具不适用情况。高天明表示,教育管理部门虽然已明确中小学校应当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每年进行一次心理健康体检。然而在目前阶段,各级教育部门尚未对于心理健康体检内容、形式、使用方法进行规范,各地区、学校普遍存在各自选用不同的甚至是不合适的心理测量工具的问题。
“心理疾病并非洪水猛兽,但也不是简单应付可以了事。”高天明认为,心理问题的“污名化”情况严重,也是现在社会避谈心理健康问题、影响治疗及时性的关键所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包括医疗机构共同参与,通过专业赋能、跨界合作来有效回应。
高天明建议,首先要加强学校心理评估体系建设,由教育部门牵头,卫生健康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体检工作规范制定工作,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实地调研和科学研究等形式确定该地区统一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筛查体系,为学生安排科学的“心理健康体检”。同时,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心理健康信息平台,建立心理健康成长档案,发现心理状况波动,及时提供帮助和干预。
其次,要提升学校的心理干预能力,定期组织各级各类老师接受专业技能培训, 使教师具备对高风险学生实施危机干预的能力,教育部门牵头联合公立精神心理专业医疗机构定期组织心理教师开展专业培训和督导。由教育部门牵头为学校聘请心理健康社工,聘请精神科医师和心理治疗师对口支援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加强对重点学生群体的跟踪并及时干预和转介,对有精神心理疾病的儿童青少年提供特殊支持。
第三,要提升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增加儿少精神科执业医师、心理治疗师、心理护理人员,提高专业人员薪资待遇,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干预提供充足服务。
高天明希望,“在未来,或许可以像眼保健操、广播体操一样,将提高心理承压能力的训练推广到各个校园,降低儿童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患上精神疾病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