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滨委员:护工福利不能靠小费、监管不能靠口耳相传 4000多张床位只有260个护工

发稿时间:2024-03-08 12:51:00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后,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如何得到保障?日前,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骨科学院副院长张伟滨递交了一份名为《构筑“规模化、规范化”医疗护理员行业的健康生态圈》的提案。他聚焦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护理服务需求,给护工人才缺口问题开出“药方”。

  “当前我国的护工队伍面临护工数量缺口大、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在特殊时期如春节,护工短缺的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亟需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张伟滨说。

  图为全国政协委员张伟滨。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他以上海市某公立医院为例介绍,该院运行床位4000余张,但在岗登记备案的护工人数仅为260人,且70%以上的护工为51-60岁,护工队伍呈老龄化趋势,新一代年轻人普遍不愿投身护工行业。他认为,公众对护工职业的认知不足、薪酬福利无保障、工作强度大等,是护工行业缺乏社会认同感和职业吸引力的主要原因。

  当前我国的护工行业还未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服务标准、监督体系,导致各种问题(如“黑护工”、患者意外风险事件)频发。张伟滨发现,护工的入职门槛相对较低,一个护工站稳脚跟后介绍许多同乡加入,拉帮结派现象较重。护工的专业素养不一,服务品质的一致性和专业性难以保证。

  为此他建议,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对护工这个工种的有关概念和职责进行明确界定,并制定统一的准入标准,如年龄、身体状况、文化程度、考核要求等,使护工行业更加规范化。

  他还建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等就医疗护理员工作时长、照护人数限制、应有薪资待遇等进行明确规定,保障医疗护理员的正当职业权利及相应的人身安全,并推动制定全国统一的医疗护理员行业认证标准,通过认证提高医疗护理员的职业地位与认同感。另外,还可开展“医疗护理员职业发展计划”,利用职业技能培训和设立高、中、初职业等级机制等,鼓励医疗护理员通过持续学习与专业提升来获取更优质的职业发展机会,提高职业认同感。

  “应该为护工行业建立基本的薪酬制度,让护工享受符合国家规定的待遇,比如让节日坚持在岗的护工享受3倍工资等待遇。”张伟滨观察到,现在的情况是,护工有活干就有钱,没活干就没钱,收入得不到保证;很多护工24小时连轴转,也没有正规的休息场所;护工的福利靠病人家属自愿给付,私下给小费。

  他还建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试点“医疗护理员创业”模式,鼓励年轻人投身医疗护理员行业,推动服务模式与技术的进步,打造更具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医疗护理员队伍;建立国家统一的医疗护理员登记和管理网站,发展医疗机构共享医疗护理员体系,采取统一的资源调配,确保满足特殊期间医疗护理员需求。

  此外,针对护工服务质量的问题,他建议进行“数智监管、优胜劣汰”的考核模式,构建数字监管平台,对医疗护理员行业进行全面监管。可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跟进服务对象需求,提高人员调配和资源分配的精准性;采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医疗护理员服务链”,追踪医疗护理员的服务情况,确保服务透明性和可追溯性;引入竞争机制,通过考评、打分、满意度测评等对医疗护理员进行优胜劣汰等,提高护工的服务质量。

责任编辑:白珂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