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快递小哥路过援手 引出一段汶川救灾记忆

发稿时间:2020-05-12 18:09:00 作者:张玘云 曾繁华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12日电 (记者 张玘云 曾繁华) 近日,一段闪送小哥送单返回路上帮开装载机平整土地的视频,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点赞——不仅在于一位“跨界”的闪送员熟练的车技,更因为这位有十几年装载机经验的热心小哥何小文,竟是一位当年赴汶川抗震救灾的“无名英雄”。

  遗书

  2008年5月12日,大地猛烈的震颤,痛彻汶川与国人心扉。

  装载机司机何小文坐在车里,听到了广播消息。

  “作为一个四川人,我能做些什么?”他问自己。

  “我没什么文化,是个装载机司机,只能在这方面出点力。”他对中国青年网记者回忆,当时一刹那间,甚至有了立刻开着装载机赶赴灾区的念头,但车是雇主的财产,当然不能私自动用。

  地震发生后,有企业捐赠了装载机等物资,急需志愿者司机。正在四处搜寻志愿者招募信息的何小文看到后,迅速报了名。

  “快!一定要快!”这是何小文当时唯一的念头。13日报名,14日匆匆留下了一封遗书,瞒着家里人,他就奔赴灾区。

在汶川灾区的何小文。受访者供图

  见闻

  到达绵竹市汉旺镇后,道路难以通车,一众志愿者便在距离镇子十公里的地方驻扎了下来。

  “风声如同哭声一样,让人难受。”何小文回忆。

  进入灾区后,惨烈的场面让许多没有心理准备的志愿者濒临崩溃。何小文曾跟爷爷学过一点中药知识,凭着一些医学上的积累撑了下来。

  装载机在救灾时用得多,何小文很“抢手”,哪里有需要就要到哪里去。“哪里发现了生命迹象,就优先抢救哪个点;如果没有,就去挖被掩埋在废墟中的遇难同胞,既帮助亲人寻找,也防止疫情。”何小文回忆,每天六点起床,拎上一天的干粮就出发,一直干到深夜才回驻地。在灾区拼了7天,余震不断,有时断壁残垣突然就“轰”地倒在自己身边。

在汶川救灾时何小文所开的装载机。受访者供图

  他记得,一位母亲地震时被压在了猪圈里。幸得猪圈里有水,她顽强地坚持了五天。当生命探测仪发现她时,大家一拥而上“挖”出了她。然而,当她被救出,听到儿子激动地哭喊妈妈后,欣慰地长出了一口气,就永远闭上了双眼。

  何小文也体会过救援成功的喜悦。为了救援一个被困几天,却仍有生命体征的同胞,何小文们一起埋头苦干了一天,没有一个人喊累,都魔怔了似的,疯狂地挖啊、抬啊,直到凌晨一点,被困的同胞终于得救。

  何小文出发去灾区时,身上只有二百块钱。到了灾区也没有任何收入。有时干着干着,就真挖到了一个超市或小卖店,即便伙食不好,大家也不会吃同胞店里的东西。

何小文(右二)与同行志愿者。受访者供图

  热心

  有人会问,小文你这样做,没有奖励,也没有个证明、证书——虽说你倒也不图意那些,但冒着生命危险做了好事,没人知道你,亏不亏?

  何小文淡然地回答:“我从没想过要从中得到点啥。”

  关于救灾的一切,何小文很少提。当年同行的志愿者们,也已大都断了联系。2019年,为了腾出时间多陪陪家里人,何小文转行做了闪送员。穿行在成都的大街小巷中,他舒坦。

  他就是个热心肠,平时干了不少好事儿。在工地开水车时,他配合过消防员灭火;遇到塌方时,指挥疏通道路;送单返回时,遇到谁的汽车需要推一下,他也都会去帮忙。这次帮人开装载机,是因为送完单,经过一处工地,一眼看出驾驶员是新手,上去一问,原来老师傅有事儿,临时顶替的年轻人正手忙脚乱。何小文便热心地上车帮忙。“装载机平整土地不像挖掘机那样,能看到前方,是需要凭经验盲开的,全凭对车的熟练和经验。”他对记者解释。

  “故技重施”的何小文帮了别人,心情大好,在驾驶室跟路人打开了话匣子,介绍自己多有装载机经验,隐然满是“这算啥”的骄傲——想当年,灾区那么险恶的环境下,更大的装载机都没难倒他呢。

  他理应骄傲。认识他的、不认识他的人,想来也都会为他的勇敢、专业、热诚而骄傲。

  回忆当年,何小文从未后悔。即便现在哪里需要,他仍会去帮忙。

  汉旺镇,成了何小文终身难忘的地方。转眼间,汶川地震,已经十二周年了。“有机会的话,我想回汉旺镇看一看,看看如今再建的城市。我想,只要我踏进这片土地,脚下踩的是哪个地方,我心里仍会清楚。那里给我留下了太多回忆。”何小文说。

责任编辑:墨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