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展映丨“我,五十年前给切·格瓦拉送过汤”
发稿时间:2020-08-19 16:41:00 来源: 北京国际电影节
扎根于秩序稳定的古老村落,驰骋于自由新锐的艺术高原
独特的镜头语言,抽离的叙事方式
这是一部使电影的艺术感重新强烈起来的作品
-以花之名-
玻利维亚、卡塔尔、加拿大和美国合拍的《以花之名》,在79分钟的时间中,用极简线条讲述了一个厚重的故事。厚重感来源于复杂的历史背景、对玻利维亚真实社会情状及自然景象的表现,而极简线条则在于明确的故事主题、走向与节奏。这部电影已入选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官方推荐”单元进行线下展映,同时也将在8月21日-9月22日举办的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线上影展中与大家见面。
《以花之名》虽然不是聚焦宏大历史事件的影片,只以一个平凡的小人物为主人公,但故事也能体现出玻利维亚历史与现状的影子。玻利维亚无疑是世界上最特别的国家之一。这个位于南美洲中部的内陆国家,人口1121.6万,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拥有36种官方语言。历史上曾长期被西班牙殖民,近代以来政局一直处于动荡之中。
1967年,切·格瓦拉死于玻利维亚的一间校舍,影片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50年后,政府要举办切·格瓦拉之死50周年的典礼。当地流传着一个传说,一位教师在切·格瓦拉死前给他做了一碗汤,切·格瓦拉则为她做了首诗,也就是片名《以花之名》的来历。故事的主人公正是这位“女教师”,一位白发苍苍的、整天捧着汤碗和一束花的老太太。而政府调查发现,这位老太太,并不是那位教师。这个传说,也并不是真实的……
影片的主要矛盾在于,历史真实与人们生活所依赖的稳定秩序之间的冲突。对于普通的老人而言,所谓的历史真实正一点点毁掉她本来稳固的生活。历史的真实,与“女教师”五十年来的生活身份、意义产生了巨大冲突,外来的新秩序打破了她的生活,也打破了整个村庄的传统——哪怕传统充满了虚假的故事,哪怕生活的基础在于谎言。
《以花之名》在叙事上很有意思,值得仔细玩味,而且镜头语言则能一下子抓住你的眼球——带给你一场从故事到视听体验都极为独特的高原之旅。影片叙事的最特别之处在于,虽然故事设计巧妙,却摆脱了匠气,从情节上淡化了戏剧性和冲突,是非典型叙事电影。因此,给人以四两拨千斤之感,简单的剧情下实质上蕴含着丰富的可解读空间。
此外,故事本身能引起观看者的沉思,关注人的身份认同、生存境遇,是部极具人文关怀的电影。故事本身并不宏大,焦点在“女教师”的个人境遇中,但却讨论了很多重要的问题。比如历史的真实与人们生活的真实之间的张力,现代性对人们传统的、原始生活的冲击,以及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演员的表演同样值得赏玩。片中“女教师”没有一句台词,饰演者却用禁得起镜头凝视的表演,为角色增加了细腻的情感维度。除了这位“女教师”,其他演员的表演也都很自然,近乎本色出演,没有什么表演痕迹。
《以花之名》不是通过复杂的剧情来增强现实感,而是通过出色的镜头运用,自然而然地构建了一个银幕中的真实世界。本片导演巴赫曼·塔沃西从18岁开始制作电影,在拍摄了一些短片之后,他指导了第一部纪录片《行刑彩排》,并获得了超过50个提名与奖项。《以花之名》是他的第一部故事长片,这部电影运镜流畅、构图考究,配乐极具玻利维亚特色,并且全片环绕着高原上的风声、牲口的叫声、虫蝇的嗡鸣声——造成一种效果,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玻利维亚高原上呼啸而过的风。
《以花之名》风格鲜明,影片镜头语言考究,与玻利维亚独特的高原地貌及气候相得益彰,每一帧都是绝美的摄影大片;故事与叙事也很独特,默片般的间幕与统领全片的旁白,使得影片的叙事角度十分抽离,极少的对白、没有台词的主人公,都体现着这部非典型叙事作品的独特之处。
如果说艺术的本质特征在于陌生感,而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正在逐渐模糊,那么《以花之名》无疑是部使艺术的艺术感重新强烈起来的电影。影片关注一个小村庄里的小人物,关注一个小的谎言,却又不止于此。无论是表现形式的独特,还是叙事方式的抽离,都使得这部电影根植于现实,又超越了现实,给人以美感的审美体验,同时引人走向足够深邃的回味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