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体育 >>  正文

不想上体育课? 看看这文件,以后体育课是这样的!

发稿时间:2020-10-13 13:47:00 来源:半月谈网 中国青年网

  由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下简称《意见》)发布,这份文件从8个方面对深化体教融合提出了要求,也给出了指导意见和部分解决方案。作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系列文件之一,这份文件将给中国的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带来怎样的改变?

  突出体教融合,树立健康第一理念

  《意见》在“总体要求”第一条写道:“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实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从以往的体教结合到如今的体教融合,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表示,体育包括青少年体育应该是面向人人的,而竞技体育的发展应该融入面向人人的体育中去,这是一个核心理念。学校体育的发展要转变观念,要从过去仅仅注重增强体质,向学会、勤练、常赛转变,每一名学生都要学会至少一项体育技能。

  首都体育学院教授钟秉枢说,学校体育工作之前基本上局限于学生体质的增强和为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内体育活动,但是没有为竞技体育和竞赛活动注入更多力量。这次文件赋予了学校体育更多的责任。

  体育科目纳入升学评价,逐步提高分值

  《意见》中对于体育项目纳入考试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纳入中考计分科目,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成为学生和家长群体关注的重点。

  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司长王立伟表示:“体育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是文件中很重要的一项政策,通过体育进中考、进高考,让体育锻炼、身体素质成为对孩子全面发展综合评价的一部分,而且对升学和成长有实实在在的帮助,切实让家长和社会转变思想观念,真正重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这个观念的转变也会带动体育、教育工作进一步的改革发展。”

  打破围墙,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

  《意见》提出要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义务教育、高中和大学阶段学生体育赛事由教育、体育部门共同组织,统一注册资格。王登峰表示,要在面向人人的基础上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一个核心任务是要建立和完善学校体育的教学、训练和竞赛体系。

  “教育经常讲因材施教,体育也应该因材施教、因材施练和因材施赛。因材施教,是要在学生的兴趣和学校的场地、师资等条件中找到平衡点,选定要教会的运动项目;因材施练,是要建立运动处方,根据学生体质状况,确定课余训练时练什么项目、怎么练;因材施赛,需要一个完整的学校体育教、练、赛体系,这个从顶层设计来讲是最核心的。不管是教学体系、训练体系还是竞赛体系,都要实现教体融合,把教育的资源和体育的资源全面整合。”王登峰说。

  深化体校改革,推动人才培养流动机制

  体教融合政策对于现有的体校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意见》提出,在突出体校专业特色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任务的同时,推动建立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配备复合型教练员保障团队,以适当形式与当地中小学校合作。《意见》还提出将体校义务教育适龄学生的文化教育全部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下一步,要推动形成学校、传统特色校、体校、高校运动队相互衔接、双向融通的人才培养和流动的机制,传统特色校、体校与高校运动队更多的合作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共同组成人才成长发展的顺畅通道。”王立伟说。

  此外,《意见》明确要大力培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落实《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制定优秀退役运动员进校园担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制度,制定体校等体育系统教师、教练员到中小学校任教制度和中小学校文化课教师到体校任教制度。畅通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进入学校兼任、担任体育教师的渠道,探索先入职后培训。

  社会体育俱乐部进校园,学校可自主选择

  《意见》还指出,要鼓励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建立衔接有序的社会体育俱乐部竞赛、训练和培训体系,落实相关税收政策。教育部、体育总局共同制定社会体育俱乐部进入校园的准入标准,由学校自主选择合作俱乐部。

  王登峰表示,社会俱乐部、行业协会需要找准定位、调整生存方式和运作方式,服务于学校的教、练、赛体系,而不是另搞一套体系。

  在钟秉枢看来,社会组织的介入,使得我国原有的举国体制三级训练网的框架将发生巨大变化,以前的举国体制只是举了体育部门的一家之力,今后就真的是举国了,包括教育部门、社会组织等力量都将发挥出来。(谭衷)

责任编辑:hz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