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娱乐 >>  正文

人民网:铲除“流量黑产”从给流量明星挤水分开始

发稿时间:2019-02-28 18:06:00 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中国青年网

  阅读背景

  2月23日,央视新闻频道、央视财经频道曝光当今娱乐圈颇为流行的数据造假现象。作为深度调查报道,央视在节目中还给出了8位著名艺人活跃粉丝量数据的脱水前后对比,其脱水后最高降幅高达80%的事实一一被揭开,引发网络热议。舆论呼吁整治明星数据造假现象以及背后的灰色产业链。

  为快捷地获取粉丝与提升曝光度,娱乐圈明星、自媒体、商家账号买粉丝刷流量成为见怪不怪的现象,也成为互联网治理的一片灰色地带。

  比如此次央视节目中被当做典型个案呈现的蔡徐坤新歌MV转发事件,就发生于2018年8月。当时,蔡徐坤在微博所发布的新歌链接转发量达到1亿次,以目前约3.37亿的微博总用户数来看,相当于每3名微博用户当中,就有1人转发了这条内容。

  在粉丝如此浮躁的当前,要让平台用户行为如此协同共振,可能性微乎其微,数据造假问题也由此露出端倪。娱乐圈明星数据造假究竟夸张到什么程度?有网民寻找了一个有趣的数据“坐标系”:以《流浪地球》和中国电影史的首个“百亿票房先生”吴京作为参考,在其投资参演的电影《流浪地球》话题最热时,其微博转发量也不过2000次左右。假设以2000次转发为“1京”,我们可以发现,多数媒体、影星,其微博转发量与“1京”相去不远。而那些话题女王、流量巨星,转发量动辄达到“500京”,突破“百万+”的天花板,数据实在让人生疑。

  可见,流量造假早已是行业公开的秘密。买热搜,买粉丝,买评论、转发、点赞,买“上话题榜”等,已成制造流量艺人的“标配”,由此也带来巨大的利益。

  娱乐圈中,一个看不见的等式正扭曲成价值标准——“高流量=高市场份额=高商业价值”。一些制片方和广告商将互联网流量“人气”视为选取明星的标准之一,社交粉丝数、热搜指数、转发量等都成为演艺圈身价的一部分,进而拉高明星的身价,获取更多商业利益和演艺资源。也正因此,一些流量明星的经纪公司和粉丝团体“唯流量论”,成为数据造假的“中坚力量”。

  网络水军则在背后推波助澜。在央视新闻的采访中,对水军的暗访也成为重磅得以播出。在微博平台,水军宣称10元的基本套餐,就能买到400个粉丝,或可以转发指定微博100次,甚至还可以实现粉丝活跃度和地域的专门定制。

  互联网从业者开发的刷流量软件和第三方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在网络空间。为了实现点赞的“真实性”,一些公司还推出了真人刷单业务,通过互联网召集人员付于薪资,当然对外报价也水涨船高,这种行为更加隐蔽,但对互联网正常秩序的干扰和危害一样不浅。

  微信公众号“中央政法委长安剑”刊文认为,为了经济利益而疯狂追逐流量,催生了“刷流量”这样的网络黑产。铲除网络黑产的土壤,从给流量明星挤水分开始。别让他们像海绵一样,还没挤干了又重新吸回去。

  当下令人眼花缭乱的数据造假方法,严重扰乱了行业的正常秩序,使“劣币驱逐良币”,引发各界的强烈不满。

  今年以来,主流媒体曾多次聚焦流量数据造假问题。1月1日至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主流媒体发表了40多篇评论文章。

  1月9日,《人民日报》刊发“人民时评”文章《拒绝假流量,锻造好品质》聚焦了中国影视行业收视率数据中的“水分”问题:数据造假,花招迭出,渐成顽疾之一。打假成为共同呼声,有的还在全国两会形成相关提案议案。

  2月25日,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再次刊文批评虚假数据违背了诚信原则,让市场“信号灯”随之失灵。《光明日报》文章《谁在给流量数据造假打造温床》则指出,专家普遍认为,业界的浮躁心态是数据造假的重要诱因。随着观众的审美水平和辨别能力大幅提高、市场对粉丝经济的狂热逐渐消退,靠数据造假发家的流量明星显现出了颓败势头。

  近日,新浪微博作出回应:微博方面在2月3日已调整了对微博转发、评论计数显示方式,转发、评论的数量显示均100万封顶,这样的调整就是为了打破唯数据观、唯流量观所带来的攀比。新浪微博社区表示需要相关执法机构的帮助,也仰赖法律规则的完善。铲除“流量黑产”生存土壤,需要各界齐心一致。

  (作者: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特约舆情分析师 卢永春)

原标题:铲除“流量黑产”从给流量明星挤水分开始
责任编辑:海竹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