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红色道路——习近平驰而不息冲刺全面小康

发稿时间:2016-06-30 07:43: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张炎良

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回梁家河看望父老乡亲。

  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30日电(记者 张炎良)从1921年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为人民谋利益写在自己的旗帜上。95年风雨兼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头顶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将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帮助7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条红色之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2016年春节前夕,在井冈山八角楼革命旧址,习近平和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毛秉华以及革命烈士后代等围炉而坐,向几位老人家致以新春祝福。

  坚定革命理想 坚持中国道路 

  习近平曾表示,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坚定的道路自信,成为习近平驰而不息带领全国人民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中的压舱石。

  他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没有正确的道路、再美好的愿景、再伟大的梦想都不能实现。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中国发展的实践证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奋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法宝。

  坚持身体力行 带头冲刺小康

  1969年,16岁的习近平来到延安梁家河插队。七年的知青岁月,习近平不仅从一名少年成长为一名青年,也在当上梁家河的大队支书后,带领梁家河人民走上了脱贫的道路。在习近平的带领下,梁家河的村民修建了四个大坝,挖了水井,修建了沼气池,甚至建起了磨坊、裁缝铺、铁业社、代销店,告别了食不果腹的生活,不仅衣食无忧,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

  七年时间,习近平与梁家河的老百姓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在习近平赴清华读大学前,梁家河人民万分不舍,纷纷在笔记本上写下对习近平的感谢。

  2015年初,习近平再次回到梁家河看望父老乡亲,他也将重返梁家河的照片放置在办公室中,时刻回味自己与老百姓的深情厚谊。在延安,他特别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为老区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出谋划策。

  1982年,初到正定担任县委副书记的习近平与老百姓同吃食堂“大锅饭”,亲切与他们拉家常,也骑着自行车到处了解情况,下乡调研。那时,正定这个全国闻名的粮食高产县的有些农民连温饱也无法保证,在习近平的推动下,“大包干”在正定全面推广,为正定经济的腾飞打下坚实基础。在担任县委书记后,习近平又带领全县人民大胆改革,冲破“经济上农业单打一,农业上粮食单打一”的模式,实施工业兴县、科技兴县、人才兴县、文化兴县、旅游兴县等策略,让正定全面摆脱“高产穷县”的帽子,逐步走向致富道路。

  1988年,习近平被调往福建省宁德市担任地委书记。到宁德3个月后,习近平就走遍了9个县,后来又跑遍了全地区绝大部分乡镇。之后,他提出并倡导实施“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全力推动闽东地区摆脱贫困。在习近平离开宁德时,全区已有94%的贫困户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说,在跨入政界之前,他给自己定下了几条自我约束:第一要立志当“公仆”,做大事;第二在从政的整个过程之中,不要把个人的发展、升迁作为志在必得的东西;第三要有不怕艰难险阻,持之以恒干工作的准备。这三条自我约束也是习近平几十年以来服务人民,带领人民脱贫致富的真实写照。从政以来,习近平践行着“像爱自己父母那样爱老百姓”的承诺,致力为老百姓谋利益,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带领中国人民奔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上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赴湘西调研扶贫攻坚,在十八洞村苗族村民施齐文家中同一家人促膝交谈。

  坚定补齐短板 坚持全面发展 

  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习近平指出:“‘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他强调,如果到2020年我们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标,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严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实现了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30余次的国内考察,一半以上聚焦扶贫开发。脱贫攻坚,是他心底最深的牵挂。

  “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这就是我常说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涵义。”习近平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说道。

  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习近平指出:“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不能长的很长、短的很短。”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特别是主要短板,是影响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主要因素,必须尽快把这些短板补齐。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要通过着力转方式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问题,通过着力补短板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不动摇,同时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把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尽快补上,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习近平说。

  欢迎拨打中国青年网新闻热线010-57380651或发送新闻线索至邮箱youthpress@126.om;关注“细腰蜂”(ID:beeyouth)微信公众号,可直接对话记者,曝料线索;关注“学习者”(ID:youth_xuexi)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学习动向。

责任编辑:邹畅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