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重庆市沙坪坝区委积极推进“1+22+11”(即1个主站,22个镇街、11个行业主管部门分站)团代表联络站建设,着力将联络站打造成为青年想得起、找得到、用得上的青春家园,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从严规范建设标准,将联络站“管”起来
模板化建设。统筹全区所有党群服务中心、党群服务站、青少年之家,按照“管理机制”“专项小组”“团代表风采展示”“青年意见收集台”等板块,合理划分功能区间,规范建立34个团代表联络站。
规范化管理。出台《沙坪坝区团代表联络站管理办法》及评分细则,将团代表联络站建设情况纳入共青团考核办法,对于管理不规范的联络站进行督促整改,从严管理。目前,有4个团代表联络站由于管理过程不规范被通报,并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均在1个月内完成整改并销号。
标准化履职。按照《沙坪坝区团代表联系所在区域团员青年制度》,坚持激励和约束并重,实行履职纪实评议,针对履职表现突出的团代表,积极推荐作为“两代表一委员”人选;针对履职情况较差的团代表,视情况给予通报批评或终止代表权利。
坚持青年需求导向,把联络站“用”起来
晒职责亮身份。联络站现有193个团代表,统一推行公开负责人照片和联系方式、工作职责、相关制度、代表履职承诺、年度(季度)工作计划等“五公开”制度,让青年第一时间找得到、代表第一时间能履职。
多渠道问需求。坚持广覆盖、全撒网模式,通过团代表信箱、青春热线、团代表接访日等方式,构建横向覆盖各个领域、纵向联通各个层级、普遍联系团员青年的工作格局,倾听青年心声。目前,已收集单身联谊交友、技能培训、心理疏导等9大类、420余条“刚需”,向相关部门提交建议意见47条次。
领清单实服务。针对青年群体各类需求,精准制订法制宣传、学习交流等需求“菜单”,“点对点”成立服务队伍。比如,歌乐山街道、陈家桥街道等14个联络站开展了“青仔益起来”暑期托管服务,解决辖区青年职工假期子女看护难问题,服务青少年1400余名。
提升“刚需”解决效能,让联络站“活”起来
加强统筹协作。结合“我为青年做件事”,邀请268家社会企业加入团代表联络站帮帮团,每月定期开展“团代表接访日”活动,面对面帮助青年解决创业就业、心理建设等问题137个。
参与社会治理。累计组织1100余名青年,组成50支青年优才基层服务队,与全区50个(村)社区结队共建,组建青年工作专班,聚焦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常态化参与乡村振兴、抗洪抢险等志愿服务活动,服务群众2.8万余人次,切实引领青年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打造特色品牌。探索建立“一站一品”工作模式,累计打造区检察院“莎姐普法”、丰文街道“红花草”、歌乐山街道“小桔灯”等11个特色联络站品牌。同时发挥代表的主体作用,打造特色服务品牌,比如,区税务局团代表杨帆打造“税青说”特色品牌,协助开发“减税降费计算器App”,与沙区税务的团员青年创新编录20余集宣传课件和讲解视频,让5万多户纳税人通过手机端直接受益。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