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时政 >> 正文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江苏高质量发展提亮全面小康成色

发稿时间:2020-07-05 18:51:02 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李润文 见习记者 韩飏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从清华大学本科生到博士,再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创业者,43岁的高裕弟有着“专利王子”之誉,作为昆山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他见证了中国有机发光显示(OLED)技术在实验室“破茧而出”的历史,并成为“首个吃螃蟹的人”。作为生产线建设者,2019年,他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

  “不断努力、不懈奋斗,开创中国科技的未来,这是我们奔向小康的强大动力。”高裕弟说。

  1952年,江苏省生产总值48.4亿元,到2019年已近10万亿元,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而今,江苏正迈步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 。

  奔小康创新不停步

  “我们可以像在天文台观测星空一样,观察大脑的奥秘。”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脑观象台主任赵婷在南京江北新区的实验室里,每天详细记录小老鼠大脑神经元的变化情况。

  小老鼠头上带着特质“小头盔”——微型化双光子荧光显微镜。通过这个设备,实验室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在动物自由行为条件下观测大脑神经元的创举。

  “这项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回答更多和大脑奥秘相关的问题。”赵婷说,实验室正在研究全脑成像技术与抑郁症相关的神经递质系统,为未来开发新药物“探路”。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研究员正在做相关实验。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韩飏/摄

  近日,该研究院研发的一款用于治疗脱发症的大分子生物靶向药,已进入2期临床实验。目前,治疗脱发的药物都是小分子药物,没有靶向性,容易产生副作用。而这里开发出的克隆抗体属于大分子生物靶向药,在调节相关信号通路上更精准。

  “未来,物联网行业将会大规模使用IPv6网络。相比世界通用的IPv4网络,IPv6具有更强大的超算能力,这项技术将成为万物互联时代的重要支撑。”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南京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孔佳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科技创新进行领跑、加速跑。

  江北新区成立5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已突破278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714家。今年在防控疫情巨大考验下,经济发展实现7.4%的逆增长。

  产业发展支撑全面小康

  位于苏州相城区的黄桥街道是苏州典型的工业老镇。经过几十年发展,之前的工业模式和开发能力已近极限。新产业发展需要拓展空间,老旧产业要退出,成为发展新难题。

  据新的产业用地规划,黄桥片区(黄桥街道)规划1平方公里集聚产业用地(工业区),预留1平方公里产业用地。在工业区内的0.4平方公里将集中建设高标准厂房,容积率提升至2.5。这种以建筑空间换土地空间方式,一次性“置换”出近2平方公里的乡镇零散工业用地。

  黄桥街道此举成为苏州“告别粗放扩张,向低效土地要空间、向存量土地要效益”的有益探索。苏州工业用地存在布局分散、利用强度低、产出效益不高的短板。其中最典型的是“二八效应”:20%的用地面积创造了64%的销售收入和80%的税收。

  从过去“村村点火,镇镇冒烟”的乡镇工业时代,到外资主导的代工经济时代,再到如今的自主创新时代,苏州亟须腾笼换鸟、盘活存量。

  在今年1月召开的苏州开放再出发大会上,“苏州开放创新合作热力图”列出68.8平方公里可供产业用地,涉及45个片区,且均明确了主导产业发展方向。

  与之相呼应的是,苏州开展产业用地更新“双百”行动,划定100万亩工业和生产性研发用地保障线,5年实现100平方公里工业用地更新。

  促产业,让全面小康支撑更牢。如今,苏州以集约用地和亩均效益为抓手,引导产业规模集聚、高质量发展,目标直指提升产业含“绿”量,产出含“金”量、科技含“新”量。

  “苏州全面小康指数位居全国第三。越是冲刺在前,越是接近目标,越是挑战严峻,越要加倍努力,确保全面小康圆满收官。” 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说。

  改革开放成全面小康动力之源

  在昆山扬皓光电有限公司展览室里,全国内销第一张增值税发票引人注目。

  2016年11月1日,苏州昆山综保区、苏州工业园综保区在全国首批施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这一做法调整了过去只有保税区外企业才能做内销的规定,获得内销资格的企业享有与区外企业同等公平竞争待遇,增强内销动力。试点以来,企业营运成本进一步降低,竞争力不断增强。2017年实现总销售46.15亿。

  “在我们这里,1公斤起运,15天运抵。”自贸区苏州片区内,工作人员介绍最新的陆路运输服务。在“空运直通港”快速通关新模式助力下,自贸区苏州片区在提升物流效率6小时,并降低物流成本15%-25%。

  “用足、用好政策为创新保驾护航。”苏州自贸区综合协调局副局长祝欢说。自2019年挂牌以来,苏州自贸片区先后出台政策文件47项,形成制度创新案例50个,新增内资企业注册资本501.91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0.18亿美元,新增备案境外投资机构54个。

  在苏州工业园区一站式服务中心,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创业者络绎不绝。得益于一站式服务改革,原本需要4个月的审批流程如今缩短到1个月。目前,园区每月新增市场主体约2000家,工业项目从立项到拿到施工许可证只需33天。

  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企业服务中心。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韩飏/摄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从“苏南模式”到“昆山之路”,从“张家港精神”到“园区经验”,江苏领风气之先,解放思想,为不断推进小康建设注入“活的灵魂”。江苏改革开放初期形成的“四千四万”精神,在新时代赋予了全新内涵。

  近年来,江苏在全国率先建立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和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百舸争流,奋勇向前。

责任编辑:工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