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新闻 > 社会 >>  正文

如何让经济秩序既“放得活”又“管得住”

发稿时间:2024-12-25 06:42: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张楠迪扬 中国青年网

  近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是对政府与市场角色的最好概括。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持续深化改革,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划清政府与市场边界,让政府的宏观调控杠杆与市场的“看不见的手”都能发挥恰当作用,以最佳的方式、最优的效果促进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有效市场是让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畅通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要素流动渠道,让不同的市场主体都能够平等获取生产要素,从而形成健康的市场秩序,最大程度释放各类生产要素的价值。这需要政府作为行政力量的适当引导和规范。

  有为政府体现的是政府积极作为的治理理念。有为政府不止步于制定最低限度的规则,而是注重发挥行政力量直接有力的作用,利用公共政策、行政指令等治理工具主动介入市场秩序,引导产业发展,及时干预市场潜在危机,消除市场乱象,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积极有为是我国政府的鲜明特色,集中彰显了我国的制度优势。

  政府对市场有所作为,既不是放任市场自发运行,也不是以行政规则代替市场秩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规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是“放”与“管”的均衡状态。“放”与“管”都是政府行为。“放得活”“管得住”指的是制度与政策环境能够充分尊重市场多个主体和要素的作用和活力,又能对可能出现的乱象预判预防,对已经出现的问题有效解决,这是对政府治理能力的重大考验。

  “放得活”重在“活”,即灵活运用政策杠杆,适度放权市场,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公共政策,调节市场松紧度。多年来,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一直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相互配合,调节投资和消费,保证更多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利用再分配手段引导更多资金流向最紧迫、最关键的环节,持续为经济发展主战场注入动力。

  “放”意味着政府也要有所不为,避免“行政的手”伸得过长。行政体制改革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程的重要主旋律。通过政府简政放权,不断划清政府职责边界、划清政府与市场边界的历程,是推动政府自我约束、规范行政的过程。

  行政管理是政府的基本职责。“管得住”是指政府能够通过有效的治理手段进行规管。能否引导生产要素发挥积极作用,关键在于怎么管。资本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资本天然具有逐利的本性,如果不加约束,任其无序扩张,则会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随着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快速发展,建立敏捷、精准、多方联动的监管体系,成为时代的新课题。信息社会和大数据时代需要政府不断创新监管理念和方式,利用技术工具和跨部门、跨行业的大数据资源,强化信用监管体系建设,通过健全信用记录和评价体系、推进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等方式,营造社会浓厚的诚信文化、塑造诚信习惯,降低交易成本。

  此外,近年来,我国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的监管理念被广泛接受。在信息技术手段的赋能下,政府能够以更低的行政成本,实现更理想、更人性化的监管效果,切实提升市场主体的自我约束意识。让市场更有效,让政府更有为。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原标题:如何让经济秩序既“放得活”又“管得住”
责任编辑:高秀木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