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社会 >>  正文

“码上”赋能教学改革 北邮师生用上在校生开发的AI教学平台

发稿时间:2024-09-09 06:20: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张茜 彭美茜 中国青年网

  学长学姐“栽树”,学弟学妹“乘凉”。北京邮电大学2024级新生将收获一份特殊的AI学习体验——“码上”智能教学平台的一对一辅导答疑服务。这个大模型赋能的智能编程教学应用平台,正是他们2022级和2023级学长学姐一年前研发出来的。

  上个学期以来,北京邮电大学在此平台共开设了145门课程的个性化学习服务,此前有172个班级入驻使用。同学们可以随时向“码上”平台提问并获得答复,老师则可以在平台上审阅学生的学习记录,并对学习行为进行统计和分析,辅助教学。这一AI教学平台不但成为北京邮电大学全校师生进行AI教学转型的技术“底座”,还在今年4月入选了教育部评选的全国首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

  一名大学教师,带着几名大一、大二的学生如何能够研发出这样的成果?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了团队指导老师、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教师徐童和同学们。

  去做一件“自己觉得很酷的事”

  故事从徐童开设的选修课《互联网创新的道与术》开始。第一课里,他和同学们分享该如何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徐童通过分析屈原的故事批判随波逐流,教学生使用阿曼达·工藤的《我的人生意义手册》,在“喜欢的”“擅长的”“有收益的”“世界需要的”4个领域中寻找交集,从而定位自己的人生坐标。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机会,对于很多人来说是0次。”徐童说。2022年秋季,坐在讲台下的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大一学生高德润被这句话点燃了激情。

  高德润乐于和自己较量,崇尚“近乎偏执地追求极致”。对他来说,当下的人工智能浪潮就是徐老师所说的机会。高德润找到徐童,请他做自己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指导老师。

  徐童鼓励高德润去做一件“自己觉得很酷的事”,并提醒他要保持“纯粹”——既不为比赛拿名次,又不求简历添光彩,也不争排名和绩点,不要走“标准”的“成才”之路。他对学生们说:“功利不应该是奋斗的目标,只应该是奋斗的结果。我们追逐梦想,让功利来追我们!”

  同是2022级的杨中天、邱天泽被同学们视为编程高手,二人与高德润志同道合。相比竞赛刷题、拿高分、获大奖,他们更喜欢用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杨中天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学习编程,初一加入北京市十一学校计算机社团,曾带领同学们开发了学校社团活动管理平台“十一圈”、学校技术学科预算审批系统等应用。邱天泽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编程,在小学和中学探索过移动端App开发、2D游戏开发、AI应用开发等多个方向,也曾参与过一些开源项目的维护。在他们看来,编程是为数不多的仅靠小团队的力量就能改变世界的方法之一。

  几名同学都体会过编程学习的难点,一拍即合,决定打造一个能够辅导学生学习编程的应用。

  “应用为王”精准研发

  编程教学应用并不鲜见,受众更是从青少年到成人皆有,该如何确定产品定位?

  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对产业的洞察力,徐童从一开始就精准引导同学们用做产品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扬长避短。

  他说:“我们自己就是大学师生,对大学编程教学的需求非常了解,而且,我们所有的优势、资源都在高校。而社交类、2C类/K12少儿类编程类产品看起来市场非常大,但这些赛道的竞争对手是一些拥有雄厚资金和实力的互联网巨头,与他们相比,我们不占任何优势。我们需要专注于我们理解最深入,同时占据相对优势的垂直领域,做出极致的产品,并快速迭代。”

  大模型推动数字时代高歌猛进,小团队马不停蹄开干。“都说‘996辛苦’,但我们实际上是晚上9点之后才开始工作。”高德润说,团队最初有4个人,大家白天课程满满,根本凑不齐讨论。

  但这丝毫没影响研发进度。因为每个人似乎都被创新的火苗“烧”得睡不着,经常干到凌晨一两点。仅用一个月,他们利用大模型开发出了一个可以模拟教师思维进行答疑的演示系统。随后,在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化技术中心的支持下,团队开始寻找国内的大模型合作伙伴,希望将项目落地。

  为什么团队没有自己开发大模型?徐童考虑到学生团队的实际情况,坚持“应用为王”。

  科大讯飞的星火大模型向他们抛出了战略合作的橄榄枝。高德润说,团队的核心理念是让大模型扮演教师,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的启发式教学。

  徐童介绍,一般情况下,人向大模型提问,它会直接给出答案,但这个教学平台不同。他以编程教学常见的代码纠错场景为例,当学生就代码错误向“码上”提问时,大模型会通过5个步骤对学生进行引导:首先,提示解决这个问题的一般性思路,供学生参考;如果学生还是不会,大模型可以帮学生总结出他的代码思路,供学生反思;如果学生仍然反应不过来,大模型会“宏观地”指出错误,比如告诉学生是“参数问题”,但不会直接说出是哪个参数出了问题;如果学生还是没有办法改正,大模型会更进一步指出错误之处,并且告诉学生修改的思路;最后,大模型才会给出修改后的正确代码。

  大胆创新,学校敢用

  徐童清楚,对一个应用而言,只有用起来,系统才能收到用户的反馈,才能持续改进,逐步走向完善。作为一个由低年级大学生团队采用最新的大模型技术开发的教学产品,“码上”的产品质量、回答问题的准确率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但北京邮电大学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数字教育的创新,非常支持学生团队的探索。校长徐坤是国内数字教育领域的专家,他鼓励大家大胆创新,不必瞻前顾后。

  在信息化技术中心的统一管理、规划和支撑下,“码上”平台于2023年9月27日在北京邮电大学教学云平台上线,辅助日常编程教学,率先在国内高等教育领域启动了大模型赋能编程教学的探索。

  徐童说,在不到一年的研发中,“码上”平台攻克了大模型并行调度算法、动态提示词库、代码预处理、智能辅导流程等核心技术,使系统教学答疑的准确率相比直接使用大模型提升了21%。

  今年3月“码上”2.0版本上线,教务处在全校范围内大力推广,39天后,100门课程入驻“码上”平台,北京邮电大学掀起了大模型赋能教学的改革浪潮。

  从今年3月开始,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教师杜晓峰基于“码上”平台开展了一项《C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实验。月考成绩显示,与不使用“码上”的组相比,使用组的平均分、分数中位数都比较高。且使用组得满分的同学比例为40%,比非使用组高出一倍。此外,使用组学生的提问积极性高,3月一个月内平均每人从“码上”获得了15.2次回答。杜晓峰认为,“码上”平台承担了助教和助学的角色,既缓解了教师的辅导压力,也显著提升了教学效果。

  “自我实现”让人上瘾

  2.0版本上线后,“码上”教学沟通群里的教师达到了300人。对于研发团队的师生来说,如果说之前的原型研发是“演习”,那此时就是“真枪实弹”了。

  而彼时,同学们还不知道如何应对真实流量的冲击,比如怎么做到在流量高峰期不让系统瘫痪。

  徐童开始帮学生寻求场外指导。徐童自嘲是一位“非典型”的大学教师。从上研究生开始,他就跟从导师廖建新教授参与到了北京邮电大学某校企的创业中。20多年来,徐童在ICT产业圈积累的丰富资源和人脉,成为“码上”团队的免费专家库,供同学们咨询各种技术、运营等问题,帮助学生迅速成长,实现项目的连续跃迁。

  面临创新过程中的种种挑战,同学们愈挫愈勇。杨中天说:“有梦想的人眼里是有光的。”

  每次干到宿舍熄灯,高德润就搬个小马扎转移到楼道里,利落地把笔记本电脑支在鞋盒上开始工作。找不到开会的地方,大冬天老师同学们也甘愿站在路灯下的雪地里讨论。过年时老师让同学们彻底放松一下,同学们却偷偷加班,杨中天说:“写代码就是休息。”

  有人问徐童,搞创新那么苦,你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徐童笑着说:“这个问题就好像问一个喜欢玩游戏的人是怎么坚持每天打游戏的——因为能从中获得快乐啊!谁能顶得住快乐?”

  高德润说:“我们这样的投入不是为了挣钱或者出名,而是纯粹因为热爱。”徐童深表认同,他说:“如果为名、为利,是坚持不下来的。”

  在团队的运营负责人张馨予看来,大家的这股劲头,说到底是源自马斯洛需求理论塔尖上的“自我实现”需求。她坚信,追求自我实现能够让自己的大脑产生内啡肽——人是会对这种感觉上瘾的。

  随着“码上”获得广泛认可,团队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徐童深知未来的创新之路并不平坦。他说,“纯粹”“自由探索”“独立”“平等”“公正”组成了“码上创新模式”。他相信,只有做到这五点,创新才能走得更远,事业才会做得更大。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茜 实习生 彭美茜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码上”赋能教学改革
责任编辑:高秀木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