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新闻 > 社会 >>  正文

乡村小油坊灾后涅槃重生

发稿时间:2024-02-20 06:46: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朱洪园 魏岳奇 中国青年网

  李赛在油坊店里忙碌着。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洪园/摄

  寒冬,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走进河北省涿州市刁窝镇小柳村油坊,一股暖意扑面,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清澈的花生油从机器末端慢慢流出,空气里弥漫着浓郁的香味儿。

  “都是今天现榨的花生油,我可以送货上门。”00后小伙李赛一边接电话,一边把花生倒入全自动的榨油机器。

  李赛告诉记者,春节期间走亲访友的比较多,在农村地区,花生油又是比较实惠的送礼佳品。“每年一进腊月,都是最忙的时候。”

  1月30日早上6点,李赛和父亲李德会就起来了,简单吃过早饭,打开机器开始榨油。“从早上一直要忙到晚上10点左右。”李赛说,最近每天都能卖掉160桶左右的油,一桶油10斤,每天的营业额有1万多元。

  “往年也都是这么忙,但出不了这么多油。”李赛说,之前的脱壳机、炒制机、榨油机、过滤机都是分开的,工艺落后,工作量大出油率还低。

  2023年夏季汛期,河北省涿州市遭遇特大洪涝灾害,一度被洪水围困。刁窝镇因地势低洼,是重灾区。小柳村位于刁窝镇东北方向,村北是北拒马河、琉璃河、小清河三河交汇处。因为临河,村里进水严重,李赛家的油坊也被洪水淹了。

  李赛告诉记者,去年8月洪水退去后,他回到油坊看到,厂房内的淤泥有四五十厘米深,7台榨油机全部被损坏,大量的成品花生油和花生发霉变质。

  “损失至少十几万元。”他说,看到油坊的状况,当时父母都哭了。

  李赛和父亲忍痛把发霉变质的花生,都运到地里做肥料,被洪水泡过的成品花生油,送到了村里统一回收处。“被洪水泡过的食物坚决不能流入市场。”他说。

  最初,李赛想着把榨油机器修一修,后来想到被洪水泡过的机器可能有病毒或细菌,便决定重新购买新设备。

  到了9月初,他自己开车来到河南辉县的榨油工厂学习考察,顺便买回了一套全自动的榨油设备。“炒、榨、过滤都是一体的,更省人工,出油率也更高。”他说,机器运回村后,很快小油坊就重新开业了。

  李赛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这家油坊是自己7岁时,父母创办的。小时候,他经常帮着父母在油坊干活。“油坊工作比较累,又到处油乎乎的,我之前没想过要接手父母的事业。”

  初中毕业后,李赛先去涿州市一家汽修厂学了两年修车。小柳村紧邻涿州影视城,村里很多人在影视城打工。后来,他又在村里小伙伴的带领下,进入了影视行业。

  “我们跟着剧组跑,去过北京、浙江、宁夏、山东好多地方。”李赛说,他主要从事影视置景和道具工作,偶尔也当一下群众演员。

  李赛坦言,跟着剧组在全国各地跑虽然开阔了视野,长了不少见识,但随着年龄增长,始终有一种漂泊的感觉,而他想稳定下来。

  2019年,他回老家结婚,发现年迈的父母在油坊工作越来越吃力,就想着留下来帮助父母。当年,李赛正式接手了父母的油坊。

  “我当时就想着要把油坊做大做强,但由于资金不足,又没有团队支持,好多想法一直实现不了。”他说。

  洪涝灾害过后,小柳村党支部书记李玉城一直在思索村子灾后重建的发展方向。这个85后小伙子认为,小柳村要想越来越好,一定要发挥固有优势,壮大集体经济。

  “我们村的沙土地特别适合种植花生,我们小时候大片的土地都种植花生。”他说,但是近年来,年轻人去大城市打工的越来越多,种地的越来越少。

  他想着,把村民的土地都流转到村里的农业合作社,然后实现花生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

  李玉城找到李赛,两个人一拍而合。说干就干,他们又在村里找了5个股东投钱,其他村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分红。

  “春节过后,我们就要开干。”李赛说,他正在学习网络直播带货,想通过互联网把产品卖到全国各地,同时带动村民们增收致富。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洪园 通讯员 魏岳奇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乡村小油坊灾后涅槃重生
责任编辑:高秀木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