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丘县东河南镇东河南村“童心港湾”内,孩子们在志愿者带领下做的部分手工作品。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董时/摄
“记得小时候,村里房子后头有小河、小桥和大树,每天早上都会在河边走一走、背上几篇课文;回家走进巷子时,邻居叔叔婶婶会跟我们寒暄问候,觉得特别温暖、惬意。”正是有这样的童年记忆,山西灵丘姑娘张雪娇大学毕业在北京一家互联网企业工作了一段时间,2019年底辞职回到家乡,她说:“北京的企业不缺我一个,而家乡的乡村振兴需要我。”
从此,这个1995年出生的姑娘成了灵丘县东河南村的大忙人。
除了怀念童年的美好,扎根基层、服务村民的志向,这个决定也与家乡正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相切合。大学期间,张雪娇常在假期回家时帮助村委会完成一些工作。2019年底参加村里的捐款活动时,她注意到村委会成员戴着老花镜用纸笔登记,速度很慢,就主动帮忙,用办公室闲置的电脑做了电子表格,大大提高了效率。后来,她留在了村里,起初以志愿者身份工作,之后当选了村党总支副书记兼村团委书记。
张雪娇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作为最年轻的村干部,她利用专业所学,为村里办了不少实事,很多老人都觉得她手巧,心更巧。她参与入户排查和数据统计、上传,帮助村委会实现无纸化办公。去年,在团中央驻灵丘县乡村振兴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帮扶下,村里上线了数字乡村治理平台,该平台能够实现人、房、地、户关联管理,提高村委会工作效率;村里还为孤寡老人们提供了具备防走失、一键呼救等功能的智能养老手环。
东河南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村里有130多名留守儿童,附近村落也有一些留守的孩子。在工作队帮扶下,村里建起了“青年之家”和“童心港湾”,张雪娇成了“大管家”。
“童心港湾”的课程由村委会、团委、志愿者联合设计。周末与节假日,孩子们可以来这里集体看电影,在志愿者带领下一起画画、制作泥塑等手工作品,或者寻找感兴趣的书阅读。
暑假里,中青校媒以及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的大学生团队来到村里,给街道的墙上画上卡通图案,为留守儿童带来科学素养提升、安全教育等各种活动,村子的面貌鲜活起来了。
平时,张雪娇会特意在网上找手工黏土画、剪纸等视频学习,在课上教给孩子们。“童心港湾”的活动强调互动性,老师会在课上问孩子“为什么这样设计”;课后则会私下了解孩子们的家庭情况,以及是否喜欢这些活动。
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使张雪娇感到惊喜,也花更多心思设计课程。她和志愿者给孩子们讲平型关的历史,孩子们用橡皮泥“复原”了古长城关隘,各式各样、五颜六色。
“童心港湾”每次在微信群发布活动通知,家长都踊跃报名,来的孩子总是超过教室的容纳量。平时周末活动通常有30多人参加,假期有七八十人,有时候座位满了,孩子们都愿意站着听;通知的时间是下午3点,有的孩子提前两小时就来等候。张雪娇说:“我们的活动大部分是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比如制作电动飞机、地震感应器,都是他们平时上课接触不到的;大家有机会聚在一起,还能展示自己的作品,所以很喜欢。”
其中一位女孩给张雪娇留下深刻印象。“刚开始,女孩说讨厌自己的妹妹,觉得妹妹把父母的爱都夺走了。于是我们就和女孩妈妈沟通,告诉她给小孩子买东西的时候,可以问一下大孩子的想法。后来我们再次看见女孩,发现她变得很开心,还带着妹妹一起来上课了。”张雪娇向记者展示了女孩给她写的贺卡:“亲爱的老师,您是世上最棒的老师,虽然咱们相处的时间不长,但我很爱您。”
在村里工作这几年,张雪娇不断“get”新技能。她使用工作队帮村里采购的墙体彩绘机,为剧场绘制了脸谱装饰;设计了“十里花溪”“印象东河南”logo并申请注册商标,计划依托村里文旅产业生产销售文创物品;还自学无人机拍摄技术,帮村里拍摄制作了“小猪庙会”民俗宣传片、介绍村里美景美物的短视频,吸引周边村民和游客前来赶集、游玩。
张雪娇说,回到家乡工作,有幸福感、归属感和松弛感。“每次帮助了村民,都觉得快乐、有成就感。在乡村有很大发展潜力和机遇,只要自己有想法、发挥才干,就能开拓一片新的天地,实现价值和梦想,这也是我一直在坚持做的。”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其濛 朱娟娟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