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新闻 > 社会 >>  正文

河西走廊逐日追风的青年科技人

发稿时间:2022-05-18 20:30:00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马富春 罗文姬 中国青年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马富春 通讯员罗文姬

  “7611、7612断路器合闸电阻及开罐后耐压试验已顺利完成。”近日,国网甘肃电力科学研究院发挥青年科技人员先锋队作用,克服现场交叉作业及夜间工作的影响,按期完成断路器试验检测工作,确保检修质量。

  多年来,在国网甘肃电科院,青年电力科技人员勇挑重担,奋战在新能源科技创新一线,做出了突出成绩。其中,有一支平均年龄只有32岁的青年科技攻关团队,为解决新能源功率预测、消纳、调峰、控制等技术性难题,贡献着青春力量。

  作为西电东送的重要走廊,甘肃风光资源丰富,风电更是清洁能源外送的重要支撑。响应国家大力发展风电产业号召,甘肃电科院组建青年技术攻关团队,投身风电机组低、高电压故障穿越现场试验验证工作。

  “我们的目标就是加强技术研究,为每一台风机精准把脉,使其经过技术改造后具备上网条件,确保风电大规模送出,构筑起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屏障。”团队核心成员沈渭程说,接到重任后,年轻队伍二话不说,就一头扎进戈壁滩,开启了长年驻扎野外的研究生活。

  夏季酷暑、冬季严寒,时常狂风骤起、飞沙走石、尘土蔽日,这样的工作环境对王定美、吕清泉、甄文喜这样入职不久的青年队员来讲,是一种意志的考验。但这群青年人总是憋着一股冲劲,一个盒饭、一昼夜、风餐露宿,他们早已习以为常;科研工作中,一次又一次试验的失败使他们愈挫愈勇,通过不断地总结分析,他们逐渐掌握了开展试验工作的条件、方法,并对测试标准、管理办法做出了修订。

  自团队开展试验工作以来,已累计完成29场41台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试验验证,49场72台风电机组高电压穿越试验验证。2018年5月,团队成员顺利完成华能桥湾第四风电场国内首台低、高电压故障连锁测试,迈出了风机性能改造史上坚实的一步,同时也为新能源可靠送出提供了支撑。

  2021年,甘肃新能源发电量突破400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约4000万吨。新能源发电量的突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由调度中心组建的全国最大新能源发电集群控制系统。该系统对电厂发电量、出力大小进行智能化控制,实现新能源调度智能化、消纳能力最大化、市场调度差异化、“三公”调度透明化。

  攻关团队依托国家“863”计划、甘肃省科技专项,集中精力投入大规模新能源并网运行控制技术研究领域。研究过程中,他们分别开展千万千瓦级风电集群控制的对象特性分析与建模、稳态和暂态控制方法、一体化集成技术与示范工程建设等技术研究,利用五六年时间对设备端的低穿性能改造、电场端的动态无功补偿调节、调度端的集中控制开展了一系列技术攻关。

  当大规模集中式新能源集中控制策略算法这个最核心的技术得到攻克,河西走廊上千万千瓦级风光电集群控制系统示范工程建成时,所有团队成员欢呼雀跃,激动和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目前,借着甘肃新能源发展的东风,这个年轻团队开展科学研究的步伐更加坚实,大伙儿正全身心投入到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相关研究和实证工作。

原标题:河西走廊逐日追风的青年科技人
责任编辑:张毅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