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欢(左)和学生们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每年8月,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候。当远道而来的老师踏入校园,学生总是欢呼雀跃,家长也围在学校门口,送上当地的美食特产。
近年来,累计有56名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从冰城走进苗寨,奔赴台江开展支教工作。台江县的苗族人口占全县的97%以上,因为当地多山,孩子们总渴望看看山外的世界。对于他们来说,这些新来的人不只是老师,更是带自己看山外世界的大哥哥、大姐姐。
一个信箱打开学生心房
“育德、育情有时比教学生知识更重要。”这是1年支教生活带给东北林业大学第22届研支团台江分队成员谢欢的感受。
“爸爸妈妈吵架了闹离婚怎么办?收到同学的情书该怎么回应?学习成绩差不知道如何提升……”十三四岁的孩子正值青春期,随之而来的还有焦虑、叛逆等一系列问题。在台江县支教期间,谢欢发现当地有不少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心。再加上当地中学教师年龄结构偏大,年龄的差距让师生之间很难交心。
毛丽(化名)是谢欢班上最不爱说话的一个学生,在学校期间几乎不与同学打交道,总是一个人默默坐在教室一角。谢欢发现这一情况后,便私下了解原因,原来毛丽患有听力障碍。
为了能让毛丽自信起来,谢欢每次看到毛丽后便会报以微笑。时间长了,一次毛丽在作文里写下了疑问:“老师,您为什么每次看到我都会对我笑?”
谢欢便在作文后写下这样一句话:“因为你今天的辫子很好看。”从那以后,毛丽总会在课间悄悄给谢欢塞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她的心里话,有时还有可爱的小插画。
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增强和学生的联系,帮助他们疏解内心的困惑?一个念头在谢欢心中萌发。思考再三后,谢欢买了一个绿色信箱,挂在教学楼的长廊中。
“你的困扰我们来听,你的经历我们会懂,把你的烦恼写下来,这里就是你的小树洞。”短短几句话,在台江二中的学生圈“一石惊起千层浪”。
绿色信箱挂出去的第二天,就收到了来信。在信中,一个名叫吴杰(化名)的孩子表示自己的父母总是很严厉,有时考试成绩不好,父母甚至会打他,这使他的心理压力很大。
收到来信后,谢欢查阅了不少书籍,为吴杰匿名回信,“除了要保护好学生的隐私,让他们畅所欲言,更要妥善帮学生解决问题。”谢欢说。
渐渐地,信箱里的信多了起来,给“东林小树洞”写信成了学生们的习惯,支教团的老师们开始忙不过来。
谢欢结束支教后,2021年东北林业大学第23届研支团台江分队的成员韩聪来到台江二中支教。看到学生们的来信内容五花八门,韩聪便想在原来的基础上,利用高校资源呼吁大学生一起为台江二中的学生答疑解惑。于是,韩聪和学校团委老师联系,将学生的来信拍照传给在校的同学,回信写好后再由韩聪转递给学生。
如今,“东林小树洞”成为连接台江二中和东北林业大学之间的桥梁,一年多以来,“东林小树洞”收到100多封学生来信。“为学生提供一个分享小秘密、解答小困惑的窗口,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韩聪说。
“用不长的1年时间,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用不长的1年时间,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作为东北林业大学第22届研支团台江分队的成员,麦心念早就听学兄学姐提起过在台江支教的经历,令她心生向往。
为了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师,麦心念在支教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了解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在网上搜集优秀教师的视频教学课,还私下向中学教师请教授课技巧。
刚开始教学时,麦心念发现七年级的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有很多不适应。“一些孩子基础很差,写字时甚至没有笔画的概念,仿佛在画画。”麦心念说。
针对学生学科基础薄弱的现状,支教团成员给成绩落后的孩子进行课后辅导。渐渐地,麦心念所带班级的成绩有了起色:学生们从认不全英文字母到坚持每天背3-5个单词。2021年春季学期,麦心念担任班主任的班级总成绩位列第三第四名,每周每月的德育评比、班主任评比也多次获得前三名。
完成教学工作之余,研支团的成员还聚焦特色活动,希望能给这些大山里的孩子搭建一个锻炼的平台。“走进苗疆文化”视频宣传计划就是其中之一。
在镜头前,身穿少数民族服装的苗族学生用苗语向大家问好,言语间透露着欣喜与害羞。在视频中,台江二中的学生与支教老师一起用镜头记录台江县的大美风光,讲述苗族文化的特色与历史。
麦心念希望,通过视频记录的方式,让更多人看到鲜活的苗族文化。
多次家访让学生回到校园
在台江二中支教期间,麦心念和谢欢的班里总有一些孩子常常旷课、逃课,这让她们十分忧心。
“有的学生因为贪玩偶尔逃课,但再回来上课时很可能因为基础差跟不上教学进度,就会加重厌学情绪,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谢欢说。
“不能让一个学生落下。”谢欢暗下决心。为了能让这些孩子回到学校继续读书,她要比同批支教团成员付出更多心力。每天早上上课前,谢欢要去常爱逃课的几名学生家里,督促他们起床收拾书包去学校。
对于那些家在村庄的孩子,谢欢会在周末时去学生家里家访。有些孩子家住在山顶,山路崎岖,有时摩托车只能骑到山脚下,剩下的路步行上山,一年下来跑了几十次。
家访的次数多了,家长对谢欢也熟悉了。每次看到她来,热情的苗乡人总是拿出满桌的水果和佳肴,对谢欢说得最多的除了“感谢”,还有“需要”。
“这种被需要,是我成为支教老师之前21年的人生里从未感受过的。”谢欢说。
为了能让辍学、逃学的学生回校园继续接受教育,研支团的老师们对所有逃学的学生做了分析,谢欢发现大部分都是因为沉迷网络、贪玩、没有自制力。
因此,在上课时,谢欢会找优质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讲述自己的大学生活,告诉学生山外有广阔的天地,一定要努力读书走出大山。时间长了,学生们课后常会围在谢欢身边追着问大学生活是什么样的。
东北林业大学研支团台江分队自支教以来,已经唤回65名辍学、逃学学生,帮他们回到校园接受义务教育。
“你为什么选择支教?”这个问题是麦心念在选择加入研支团后,多次被问到的问题。“我走进大山,是为了让他们能够拥有走出大山的机会。”她回答。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韩荣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