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社会 >>  正文

“三无”村支书:“把岫云村变成品牌是我的使命”

发稿时间:2020-05-15 05:59: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赵丽梅 中国青年网

  上级要表彰全省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找岫云村党员和群众座谈。村民把李君拉到一边,说道:“李书记,我们不得说你好话哟,说你好话,你就调走了,我们怎么办?”

  李君眼泪瞬间掉下来,“我暗下决心,要一直当好这个村支部书记。”

  ---------------

  一家扶贫餐厅,一端连接城市的餐桌,一端连接田间地头,既让市民饱了口福,又让村民“鼓了腰包”。

  早在3月8日,位于四川成都锦城大道的岫云村汤馆就开放了堂食,当时来了4桌客人,楼上楼下各2桌。

  疫情期间,餐饮企业步履维艰。2-3月,岫云村汤馆也受到影响,收入不到原来的30%。店长李杰表示,之所以那么早开始营业,是因为店铺的鸡、鸭等食材大都来自398公里之外的广元苍溪县岫云村,“如果一直不开,村里的食材出不来,对老百姓收入影响较大”。

  “像经营企业一样管理村庄”

  岫云村汤馆不仅是岫云村农产品重要的“出口”之一,也是四川首家扶贫餐厅,村集体经济占一定股份,汤馆的收入直接关系到村民的“钱袋子”。每隔几天,就会有一辆车拉着岫云村的“岁月鸭”“时光鸡”“年华猪”运到成都。

  受疫情影响,汤馆也在积极开展“自救”。最初,他们加强与外卖平台合作,通过线上平台引流;采取“餐饮+零售”的模式,销售农副产品以及定制化菜品。除了蔬菜到家,邻近两公里的顾客可以选择菜品定制,由餐厅配送上门,“相当于把我们的厨师变成私厨”。另外,还增加了餐厅的菜品销售种类。

  汤馆的经营逐渐恢复。4月19日之后,日收入大多在6000元-8000元,偶尔过万元,但仍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此前,汤馆日营业额大约为1.8万元-2.5万元,年收入在600万元左右。

  扶贫餐厅只是岫云村乡村振兴的一环。此外,还有岫云特产专卖店等,背后还有更大的乡村“振兴经”:像经营企业一样管理村庄,把岫云村变成一个“品牌”,走出乡村,扎根城市,让岫云村的农产品价值最大化。

  提出乡村“振兴经”的是岫云村的村支书李君。2008年年底,在成都一家传媒公司任副总经理的他,回到岫云村兼任村主任助理。两年后,李君担任村支书,年薪18万元的他,月薪变为几百元。他说,“我想改变这里”。

  12年前,岫云村是一个“三无”贫困村,没有路,没有旅游资源,也没有支柱产业。在李君的带领下,2014年,岫云村实现了脱贫摘帽。如今,泥泞的土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路边的土坯房变成了二层小楼;人均年收入从不到2000元提高到人均2.5万元;村里264户人家,153户有了小汽车。

  “最重要的是老百姓精神面貌的改变。”最让李君自豪的是,“老百姓不等不靠,靠劳动挣钱,生活态度变得越来越积极”,一些老百姓从前家里脏乱差,现在打理得井井有条。

  据李君介绍,村中有一户残疾人,常年靠着低保度日,一年大部分时间都躺在床上,偶尔出来晒晒太阳。村里搞了产业之后,每天天一亮她就起来“打猪草”,喂鸡、喂鸭、喂猪,一年能挣2万多元,“有了生活的希望”。

  “相当于把岫云村搬到城里来了”

  要想富,先修路。当上村支书后,李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作为“三无”村庄里的“三无”村支书,李君也面临没钱、没信任、没有引资路子的窘境。在老百姓看来,当时25岁的李君就是个“娃娃”书记,“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老百姓的不信任也成了李君前进的动力,“没有钱,我来找!哪怕是‘讨口要饭’,也要把路修通”。

  于是,李君去了很多地方“讨钱”——找投资修路,前后行程达8000多公里。有时,没买到坐票,一站就是几十个小时。终于募集到85万元,加上国家的配套资金,2010年,3条长达6公里的水泥路修成了。“那一刻,我哭了”。

  路通了,产业发展提上了日程。然而,当地老百姓在经历过栽桑树砍桑树、载梨树砍梨树、种蘑菇烂蘑菇等诸多产业发展之痛后,对村干部失去了信任。个别老百姓还提出了两个“凡是”:“凡是你们让做的,坚决不做;凡是你们让干的,多半是失败”。于是,李君开始思考如何让村民的农产品卖出去,并且,卖个好价钱。

  2014年3月,岫云村开展了第一场“远山结亲,以购代捐”活动,10多个企业,50多个爱心家庭,现场认购了超过56万元的农产品,认购价格高于市场价30%。李君认为,劳动价值得到认可,老百姓也有了内生动力。与此同时,城市的家庭、企业也以更少的钱买到了更好的农产品,是可持续的双赢之道。

  为了让岫云村的产品扎根城市,有持续稳定的上行通道,2016年,岫云村汤馆正式开业。李君介绍,通过采用“餐饮+农产品”销售的模式,食客不仅可以在餐厅直接体验食物,还可在店内直接购买食材。扶贫,变成了一件人人可参与的事。

  “相当于把岫云村搬到城里来了。”李君介绍,除了食材来自岫云村,店内三分之一的员工来自岫云村。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村庄的就业。汤馆员工加上生产环节的工作人员,约有40人,大都来自苍溪县,“很难让城里人来走进大山,我们只有走出大山”。

  吸引更多年轻人回流乡村

  2014年6月23日,上级要表彰全省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找岫云村党员和群众座谈。村民把李君拉到一边,说道:“李书记,我们不得说你好话哟,说你好话,你就调走了,我们怎么办?”

  李君眼泪瞬间掉下来,“我暗下决心,要一直当好这个村支部书记。”“把岫云村变成一个品牌是我的使命。”李君希望,未来,岫云村三个字变成一种生活方式的代名词,使用这一品牌需要付费,可以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回报。但这将是一场“持久战”。

  下一步,岫云村将在品牌连锁化和加工标准化上发力。李君表示,一方面,将继续让农产品上行,逐步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开设岫云村连锁店。另一方面,将在村里建立一个青年农民创业园,让一些年轻人“回流”,推动当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李君回忆,2018年2月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鼓励他说,“现在的精准扶贫,下一步的乡村振兴都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年轻人好好干”。这更坚定了李君打造岫云村品牌、做好乡村振兴可复制样本的信心。

  “乡村振兴是一代人的机遇。”李君表示,他抓住了这一机遇。他也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够回到乡村,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回村。“对农村、对农民有感情,且拥有一定的资源的人回去干,是有机会的;头脑一热就回村,是不行的。”

  乡村振兴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所有的路都要自己一步步走出来。为此,岫云村交过昂贵的学费。在岫云村汤馆运营前一年半的时间里,亏损了280万元。在当村官的12年里,李君哭过七八回。“我就像个娃儿一样,坐在地上哭。”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李君认为,对于像岫云村这样曾经的“三无”村庄来说,岫云村的经验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但发展产业一定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并且,村支书可以把生产交给百姓,将重点聚焦于解决销售难题上,帮村民找一个好销路,卖一个好价钱。

原标题:“三无”村支书:“把岫云村变成品牌是我的使命”
责任编辑:任洁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