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社会 >>  正文

“老人团”义务帮助:老人自学软件为70万旅客指路

发稿时间:2018-07-09 05:01:00 来源:新京报 作者:刘洋 中国青年网

  “老人团”义务指路帮助70万人次

  北京站汪维信工作室成立11年,老人自学软件为旅客指路,已成北京站广场“一景儿”

6月6日,东城区党员义务指路亭队长汪维信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6月6日下午,汪维信工作室(原名北京站党员义务指路亭)不到12平方米的小屋子内,4位老人正在给来往的游客指路。尽管当天天气高温预警中,老人们仍然热情不减。

  问路的人一拨儿刚走,一拨儿又至。“‘打的’150都不够,您就坐门口那公交,俩人10块都用不了。”“您说这地儿我还真没听过,我给您查查。”汪维信拿出手机,把眼镜扶了扶,眯起眼睛看着,“您前边红绿灯左转,始发站,有座儿。”

  这里已经是北京火车站广场东南角的一景儿,满天广告林立,“党员义务指路亭”的招牌显得与众不同。虽然这里新的名称是“汪维信工作室”,但是“‘党员义务指路亭’的名儿不能去掉”,汪维信认为,这是一个让旅客们可以信任的名称。

  一边指路一边研究“捷径”

  2007年奥运会前夕,一群热心肠的“老北京”们在社区组织下,来到北京站提供指路服务。2009年底,已经退休的汪维信加入了北京站东社区第一党支部,他一听说这里的党员义务指路亭,便毫不犹豫的报名了。

  汪维信曾经在北京市电线电缆厂工作,当时六十刚出头的他在指路亭里算年轻的,“时间挺充裕的、 闲不住”。一段时间后他就想,“能够指好路总得做点儿什么。”2011年夏天,他编纂了一本《指路手册》。经过对此前类似手册的反复的订正和修改,这本手册细致到北京景点、医院、公交枢纽、高校、酒店等的换乘方法。

  由A4纸打印、从未发行过的小册子,为指路工作提供了不少便利。2015年,已经经历了至少5次更新重印。直到智能手机地图软件、微信的到来,老人们指路最终“鸟枪换炮”。

  北京站东社区工作人员赵靖璞说,汪师傅是义务指路亭第三任队长了,被成员们称为“科技指路第一人”。“六十多岁人就研究手机,现在玩得特溜。”

  “我儿媳妇教我用地图软件,我一学才知道,现在线路变化快,来不及熟悉,网络地图方便多了。一点全知道了。”

  汪维信说,有一次,一个人来问一个公司地址,说就在北京站东街。“我在北京站35年,没听说这个公司啊。上网一查就在对面恒基中心,写字楼里有好多公司,如果不借助网络搜索,即使在这里待了30年的人也未必知道。

  2017年汪维信遇到一位来自内蒙古包头的老人。“他问我道河(音)肛肠医院怎么走,我当时一蒙,没听过啊,上网一查是一家新开的医院,地点偏僻。”汪维信说,老人告诉他,为了给儿子求医,听闻这个医院不错便动身来京。汪维信帮老人查询到地址之后,又给了老人北京二龙路医院的地址和行车路线。“北京人都知道二龙路,让老人多一个选择不是?”汪维信说,老人听了汪维信的介绍挺高兴的,希望能对儿子的病有所帮助。

原标题:“老人团”义务帮助:老人自学软件为70万旅客指路
责任编辑:刘利影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