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新闻 > 社会 >>  正文

高考招生诈骗典型案件分析 这些话术需要警惕

发稿时间:2018-07-04 05:08: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姜楠 中国青年网

  诈骗谎言二:办了好多年、办成好几个

  李某偶然认识潘某,潘某称一直在做教育生意,有门路办理花钱上军校,多年来已经办成多起。后按照潘某指示,李某对他人称济南军区预备役招生并在湖南国防科技大学进行培训,其可以办理预备役委托生,享受国防生待遇,并收取被害人35万元。

  后被害人填写相应书面协议及征兵表格,面试合格后参与集训;入学后被害人发觉学校不正规,经询问得知不存在预备役招生,国防科技大学亦不招收委托生。以此手法潘某另行作案两起,骗取88万,后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

  提示:罪犯常在事前即声称自己有能力、办成过。一方面经中间人转托后被害人无法核实罪犯言辞真实性,中间人为牟利往往夸大说辞;另一方面所谓已办成、能量大可能指代其他犯罪事实,犯罪团伙成员间亦会相互掩饰并做虚假证明。

  诈骗谎言三:辅导学校有关系

  因儿子是美术特长生,张某想托人在校考中找找关系,遂联系到在北京办培训班的杨某。杨某称自己有关系,可以办中国传媒大学比赛前三名,以此收取15万元定金并签订培训费协议。

  后考生没有通过初赛,杨某解释风声紧,可以继续运作北京工业大学;考试后不行,杨某称可以继续操作中央民族大学,保证在校考中取得前50名,但要继续交15万元。张某交钱后其子在考试中未取得名次,杨某拒绝退款,后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

  提示:市面上部分辅导学校收取远超市价的高额辅导费用,并明示或暗示家长为跑关系费用,用领导自有名额等名目收受钱款,大部分情况下为辅导学校的经营行为,亦有可能是骗局。

原标题:高考招生诈骗典型案件分析 这些话术需要警惕
责任编辑:刘利影
Loading...
 
首页 |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尾页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