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新闻 > 社会 >>  正文

那些年春运中的感人瞬间 戳中泪点!

发稿时间:2018-01-31 11:32:00 来源:央视新闻 中国青年网

 

 

 

 

  2010年1月30日,一位背负着超大行李的母亲怀抱孩子在南昌火车站匆忙赶车。(图|新华社)

 

 

  2011年1月15日,深圳火车西站,一小女孩探头亲吻站在月台上的父亲,父亲因为工作原因要晚几天才回家。(图|视觉中国)

 

 

  2011年1月18日,在宁波工作的白先生送别回甘肃老家过年的父母,父母在车窗上写下了“保重” 两个字。(图|新华社)

 

 

 

 

  2011年1月26日,北京站,父女隔着窗户对视,眼神里除了不舍还是不舍。 (图|视觉中国)

 

  2014年1月16日凌晨,长沙火车站,六岁的小朋友在列车上隔着厚厚的玻璃跟爸爸妈妈道别。

  (图|视觉中国)

 

 

 

 

 

  2012年01月14日,北京西客站,小姐姐拿着水给妹妹喝。

  (图|视觉中国)

 

 

 

  2015年2月2日早上,深圳西站开往怀化的列车,妻子带着女儿先回张家界老家,女儿眼含泪花地看着窗外的爸爸。

  (图|视觉中国)

 

 

 

  2016年02月02日,太原火车站,母亲把女儿送上开往灵石县的火车回老家过年,女儿隔着车窗与妈妈分别。(图|视觉中国)

 

 

 

 

 

 

  2017年2月7日,合肥火车站站台,合肥开往东莞东列车边,一名男子和年幼的孩子将手贴在玻璃上告别。

 

 

  2017年2月7日,合肥丈夫妥仁勤送妻子到火车站。合肥到宁夏老家有几十个小时车程,而这一别可能又要到下一个春节,才能见面。妥仁勤不敢看妻子的眼神,害怕自己的眼泪流下来。突然,妻子将他的手拿到自己的脸上,紧紧地贴着。(图|视觉中国)

 

最难是别离,难奈别离多。

  城乡差距、东部与中西部差距仍然存在,春节期间人员大规模的流动现象和聚散合离因此仍将年年上演。

  求解春运难题,必须将问题融入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改革大背景中,循序渐进,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只有民众不再需要为生计而奔波,流动的需求减弱,离别才不会是“常态”。

原标题:历史记忆:那些年春运中的感人瞬间 戳中泪点!
责任编辑:邵志凯
Loading...
 
首页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尾页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