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社会 >>  正文

他沿长江搜罗17年收藏360张古床 在成都开了家博物馆

发稿时间:2017-12-19 08:44:00 来源: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 中国青年网

刘均说,收藏古床对他而言是一种瘾。

  刘均不止一次用“抽烟”和“钓鱼”来类比自己收藏古床的癖好,只有这样,才能让旁人略微感受到他对此上瘾的程度。

  从24岁买下第一张古床开始,到现在他已经收藏了360张古床。17年来,上至泸州,下至上海,刘均穿行在长江流域的大小村落里,寻觅心头好。为了一张床,和主人家周旋个两三年时间也是偶有发生。

  “很多床都被当成杂物垃圾一样丢在阴暗潮湿的角落,你看到了真是很心痛。”如今,刘均在成都武侯祠附近开了一家古床博物馆,里面放置着96架年代均可追溯至明清年间的古床。而在老家重庆江津县城,他还租了一个近千平米的仓库,里面放着剩余的200多张床。

  媒体的关注,引来更多人来探访他的博物馆,其中有川大的教授,也有对中国传统文化心生向往的老外。重要的是,那些家里有古床的人,也开始联系他,询问收藏情况……他寻“床”的故事还在继续上演。

因缘

  仿佛宿命 他出生在祖传古床上

  41年前,刘均出生在江津县石蟆镇,他外婆家祖传的一张古床上。此床三面打全围,雕花工艺精湛,据传出自清朝一位名匠之手。

  祖上家境殷实的外婆那时年逾80岁,喜爱讲故事,一遍又一遍地讲那些雕花图案的寓意,由此熏染着彼时四五岁的刘均。幼时栽种的这棵“古床”小芽,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夭折,相反,越是长大,刘均越是喜欢,身心为之吸引,并时常在玩伴们的面前炫耀,家里有个老古董。“年轻人爱吹嘘,总是想凸显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刘均笑道,家里有古床,大抵也能显现出家庭有底蕴,有文化,这实在是了不起的事情。

  践行

  沿江搜寻 为求一床而耗三年

  对于刘均而言,2001年算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何为转折点?其一,时年25岁的他,在朋友的“指引”下,完成了个人第一张古床的收藏。其二,那一年下半年,他开始涉足工程,参与长江航道的整治。“长江流域历来富庶,民间留下来不少古床。”这在他看来,他的人生算是与长江和古床紧密地纠缠在了一起。

  “一旦开始了,就没办法停下来。这就跟抽烟一样,有瘾,瘾来了以后心里痒。”刘均说,他的收藏便跟着工程,跟着船,一路走一路寻——走到哪里停下来,就会抽时间上岸,到村里打探老床的信息。

  他说,每个地方都有消息灵通的人,打听起来并不困难,主要是费神,最磨人那次,为了买一张床,耗费了他两三年的时间。

责任编辑:邹畅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