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气太重。”
95岁的熊济华回忆15年前建珍稀植物园,拍着沙发,重重地感慨。
2002年,这位已迈进80岁高龄的原西南农业大学植物学退休教授,在成都南郊中和镇租了大约30亩地,培育30余种珍稀、濒危及乡土植物,试图完成他人生中最后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心愿。
15年后,这个植物园树已成林 澎湃新闻记者 赵孟 摄
“每一种珍稀植物都是一座金山,”熊济华常常感慨,“但很少人认识到这一点。”
他最初的想法是,先将一些珍稀植物引种过来,对其生长习性进行研究、繁殖,时机成熟时再推广到绿化市场,这样就能大面积种植,既有效保护了珍稀植物,又让园子得以可持续发展。
但事与愿违。虽然树已成林,但15年来园子总是入不敷出。更让他忧心的是,树木的生长是速度远赶不上楼房,15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凉,但随着城市的扩容,高楼逐年逼近,如今拔地而起的楼盘和蛛网般密织的公路,将这个小小的园子围困其中。
“当时也不考虑其它的,只是想把这些植物保护起来。”熊济华告诉澎湃新闻,如今他已无力操心太多,都已交给儿子打理。
园林绿化专家杨玉培曾帮熊济华推广过一些树木。他说,园林部门也用过这些珍稀植物,但要平衡成本比较难,“培育一颗珍稀植物,和培育一棵常见的植物,付出肯定不一样。”
杨玉培说,一些专门做园林生意的商人,会选择市面上接纳程度比较高的常见树种,“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像熊济华这样培育珍稀濒危植物的情况,精神可贵,这些植物也有很高的科研价值,但是要将其推广到绿化市场,“需要有一个接纳过程”,“不是我们让人家用人家就用的”。
中和镇街道办事处主任高健告诉澎湃新闻,按照成都市有关文件的规定,这片土地已被划为建设用地,如果这片园子要搬迁,将会按照青苗和地上附着物标准进行补偿,政府不负责找搬迁地,“树苗还是他们的”。
高健说,几年前,有关部门曾与熊凯鸿商谈过搬迁问题,但因搬迁只能参照青苗和地上附着物的补偿方案进行,而无法考虑到植物的珍稀或濒危属性,双方存在分歧,未有结果。他表示,政府对老教授的事业很尊重,一直在积极处理,“如果他们愿意谈随时可以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