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社会 >>  正文

一条破路吓跑5000万投资!乡村干部感叹:农村脱贫,先修路吧!

发稿时间:2017-09-13 10:37:00 来源: 新华视点 中国青年网

  路啊路!“连环坑”吓跑了谁

  ——吉林部分乡村又现行路难

  对于吉林省这个农业大省来说,近年来不断完善的农村公路体系,给农村发展、农民出行带来很大便利。

  截至2016年底,吉林省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8.6万余公里。“村村通”覆盖率达到100%,通屯率达到70%左右。

  然而半月谈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吉林部分乡村又现行路难:一些已经建好多年的农村公路超期服役,日常养护普遍跟不上,村民望路兴叹,客商望而却步。

  农村道路建、养、管短板如何弥补?关乎农村发展命运的“毛细血管”何时才能畅通无阻?

  记者进村探路

  五米一小坑,十米一大坑

  半月谈记者在长春市九台区沐石河镇、双阳区鹿乡镇等地走访时看到,漂亮的楼房商铺林立,农民的住房彩瓦白墙。

  但与房屋建设不相匹配的是,一些县道乡道、通村公路、村屯内部硬化路伤痕累累,一些路段已经严重翻浆,车辆通行十分困难。

  长春市双阳区鹿乡镇是东北最大的梅花鹿产品交易中心之一,交易非常活跃,每年都有大量客商往来。然而,从该镇通往主要公路的连接道路却让不少人挠头。

  记者驱车行驶在这段路上发现,不足10米宽的道路上布满大小坑槽,五米一小坑,十米一大坑,部分路段甚至坑槽连片,一些坑的直径达到一米以上,深度可达一二十厘米。

  当地一位鹿产品经营者说,十多年来这条路一直是“搓板路”,每年的维修仅限于简单填补,雨水一来坑洼依旧,经常有车因颠簸磕碰损坏,客商都不愿意开车进来。

  在蛟河市天岗镇、天北镇等地,半月谈记者看到,通往镇中心和各村的公路出现了严重翻浆、沙化。为避免陷入坑中,车辆行经这些路段不得不放慢车速,以20公里左右的时速前行。

  在长岭县的一条乡道上,一处翻浆路段被来往车辆不断碾压后,产生了一道几十厘米的深沟,过往车辆只能绕行至逆向车道行驶。

  一些基层交通干部介绍,这几年不少村镇车越来越多,农用车、小轿车、大客车、重型货车往来不断,一些乡镇主街上车流交织,拥堵场面不输大城市。

  由于车流量大,重型货车也多,乡村公路遭到的破坏也在成倍增长。

  基层干部叹路

  一条破路吓跑5000万投资

  走在翻浆严重的乡村路上,虽然穿着户外鞋,脚依然被硌得生疼。

  在一些村屯采访时,半月谈记者了解到,由于道路不通畅,村民上学、就医等都受到影响,尤其是在大雪等极端天气里,更是寸步难行,村民的出行成本很高。

  长春市九台区上河湾镇套子里村驻村第一书记吴志华对村周围糟糕的路况深有体会。

  从公路干线下来到村里的7公里多村路,因为年久失修,昔日的水泥路面基本不见踪影,裸露的沙石泥浆坑洼不平。为了对付这段路,吴志华下了不少工夫。

  “车的底盘经过改装已经提高了,即便如此还是经常被颠到抛锚,车上必须常备手电筒、千斤顶、食物、水、铁锹、牵引绳等各种物资,来村里一年多,车已经坏过无数次了。”吴志华指着他的捷达车说。

  与车辆受损比起来,更让吴志华着急的是,因为进村的路不好,前来村里投资的客商留不住。

  套子里村四面环水,自然条件优越,曾经有一家旅游综合开发企业想到此投资5000万元打造大型项目。

  这家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这个村距离城区的距离只有70公里,但是行车时间却因路况差而长达近3小时,前前后后来村里很多趟,最终考虑到道路条件和时间成本,还是暂时搁置了项目。

  “路不好,谁敢来投资?”套子里村村支部书记陈光岩说,村里想发展旅游,发展特色种植,想带动贫困户长久脱贫,但一切的前提是道路通达。

  “我们的咸鸭蛋质量很好,但是往外走的路坑坑洼洼,鸭蛋可能在路上就颠碎了。路不好,好东西进不来出不去,也就脱不了贫。”

  一些已经在农村投资的客商也感受到了道路不好的弊端。

  双阳区太平镇白杨树村一家养殖场的负责人王晓伟说,因通往主要公路的村路坑坑洼洼,往返一趟至少要多浪费40分钟,既费油也费车,“等以后养殖的猪越来越多,往外运输会更费劲”。

  期盼未来出路

  建好养好还需强化政策支持

  “吉林的农村公路建设起步早,让农民从泥泞中走了出来。”吉林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王振才说。但与此同时,修建难、管理难、养护难,是乡村道路不可避免的难点。

  据了解,目前吉林不少县市的农村道路建成已经10年以上,而水泥路设计使用年限仅为8至10年,大部分道路属于超期服役。

  吉林省汪清县交通局副局长张汝海说,近年来国家启动了老旧路改造项目,但资金仍需要地方配套,一公里农村道路需要配套10万元左右,当地无法负担,因此“有项目也不敢报”,老旧路只能维持现状。

  乡村道路养护后续投入十分有限,部分县市每个村每年道路养护资金不足5000元。“连扫雪都不够,只能想办法补亏空。”一位基层干部说。

  吉林省长岭县交通局局长刘喜忠介绍,目前村屯道路一直处于“养不起”的尴尬境地,实际列养率不足40%。在一些县市,道路养护只能落实到省道、县道,而且也仅限于小修小补,结果是“旧坑填了新坑来”。

  同时,不少县市缺乏农村道路的专门养护力量,并且资金等相关保障严重不足。

  大多数地方的交通运输部门的执法人员少,执法手段缺乏强制性,对于超限超载难以形成有效制约,冲卡逃避检查的情况时有发生。

  另外,一些车辆为了逃避检查并逃脱缴纳过路费,故意选择农村道路通行。

  吉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副调研员王东说:

  “现在的城乡道路已经突破等级划分,村屯路承载的功能更是超越了农村本身,“下乡”力度越来越大的旅游、物流等功能也对农村道路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些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村镇路况,给发展农村电商、观光农业带来了很大挑战。”

  一些基层干部的呼吁表达了他们的期待:

  一方面,真金白银的投入不可缺少,但应该考虑到各地的实际,多一些直接投资,少一些地方配套,或者允许采取多元化的筹资方式,让致富路的修建管护摆脱资金“梗阻”;

  另一方面,尽快建立覆盖农村的基层管护队伍,同时推动交通运政、交警等部门联合执法经常化、制度化,扩大治超站等设施的设立范围,有效应对超限超载等行为,落实严格管理、依法治路,让乡村道路不再“受伤”。

原标题:一条破路吓跑五千万投资 村干部感叹:要致富先修路
责任编辑:邵志凯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