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新闻 > 社会 >>  正文

李文星之死:板上钉钉的疏漏与罪恶必严惩

发稿时间:2017-08-04 14:21: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一个叫李文星的大学生死了。

  这个年轻人的非典型死亡,刷屏了中国的舆论圈。种种迹象表现,他很可能死在绝望的传销黑幕里,更是死在利欲肆虐的网络招聘乱局中。有消息称,毕业于东北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李文星在一家名为“BOSS直聘”的招聘平台上发简历找工作,却疑似落入打着招聘幌子的传销组织的骗局,直至有人在天津静海区一处水坑里发现他的尸体。

  若说传销猛如虎,那么,花钱就能设局招人的网络招聘平台,就是利欲熏心地为虎作伥。尽管真相有待厘清,但,总有板上钉钉的疏漏与罪恶,叫人心难忍、意难平。比如那个叫“蝶蓓蕾”的传销组织,借助招聘平台发出一个个死亡OFFER,懵懂青年纷至杳来,那些创业的热望、那些人生的愿景,于是统统在此间归零。“BOSS直聘”却轻佻回应称,“回顾本次李文星事件,我们意识到自2015年初以来,平台执行的‘只发一个职位,资料合规,可以先发;不触发举报,可以招聘’这一机制,存在很大的问题……”

  这种貌似真诚的回应,只须直面两个问题:第一,“存在很大问题”的机制,非要到李文星死了才警觉?第二,这漏洞百出的死亡机制,是不长心的疏漏还是牟暴利的套路?

  真相让人拍案,罪恶叫人愤然。8月3日凌晨12点多,有记者以化名“李小冰”注册“BOSS直聘”成为深圳某知名互联网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并发布工作地点位于四川成都的“产品经理”一职,中间一路秒过,没有任何资料审核要求。而在“产品经理”一职发出之后,3分钟不到的时间内,记者便已经开始收到简历。如此“无门槛”、“无审核”,究竟是无意疏漏还是故意放水?答案恐怕是司马昭之心。行业内的说法是,目前类似发布虚假职位钓鱼的情况,已经是招聘网站公开的秘密。

  李文星之死若是与传销有直接关系,而传销组织发给李文星的OFFER又确是来自“BOSS直聘”,那么,平台方显然或面临因审核不力带来的侵权责任层面的过错责任追究。在这个问题上,大量事实足以叫人怀疑:“BOSS直聘”在灰黑招聘信息的发布上,究竟是扮演着“失察”还是“骄纵”的角色?

  这几天,公众的喟叹还在于:李文星之死,让人想起青年魏则西。同样是年轻的生命,同样是乱象纷呈的互联网,同样是误人子弟又叫人扼腕。魏则西之死,此后明确了百度竞价排名的广告属性,以及《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等系列新规,相关职能部门对互联网广告的轮番重拳。不难想见,李文星之死亦会在互联网招聘领域掀起法纪风浪,但问题是,泥沙俱下又民怨沸反的平台,非要以青年之死来唤醒装睡的规矩和纪律吗?

  两个追问叫人如鲠在喉:平台方的企业社会责任再哪里?监管者的主动作为在何方?现在的当务之急,一来,有关方面要及时回应舆论关切,查明事实真相,同时,对涉事企业、传销机构和造成监管漏洞相关责任人要严肃处理,给李文星家属一个交代,给社会一个答复。

  在千头万绪又千业百态的网络,如果非要用生命的祭奠才能唤醒互联网各领域各层面的有序与规范,法治中国语境下,这个代价显然太过高昂,亦是国人不能承受之重。有人说,企业的合规制度是行业底线、亦是社会良心,在成熟的市场机制内,不存在丧尽天良的兑现可能。于此而言,公共治理也好,市场成熟也罢,李文星之死都是一记警钟,更是一记耳光。只有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才能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我们心有戚戚,我们静待改变。(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邓海建)

原标题:李文星之死:板上钉钉的疏漏与罪恶必严惩
责任编辑:芮喆
 
版权声明: 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