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社会 >>  正文

老南京这样过中秋:走月、摸秋

发稿时间:2016-09-13 15:54:00 来源: 东方卫报 中国青年网

  地铁2号线集庆门大街站用文化墙上的传统石雕艺术再现了“吃团圆宴、赏中秋月、走月走桥、拜月祭月”的中秋传统民俗。而去年中秋节前,在位于朝天宫的南京市博物馆,还曾举行过一场特殊的中秋祭月仪式,一批喜欢传统文化的年轻人再现了古代祭月典礼,焚斗香、走月、摸秋……除了大家最熟悉的吃月饼,市博物馆专家王涛告诉记者,从前南京人过中秋,还有很多丰富有趣的活动。

  赏月、摆贡、焚香

  古人过中秋有讲究

  中秋之夜,秋高气爽,丹桂飘香,既无暑热,亦无严寒。或于庭院中,或于水榭旁,此时赏月,别有一番味道。若此时没有皓月当空,则大煞风景。王涛介绍,《岁华忆语》 载:“中秋夜,宜有月。俗谓‘云遮中秋月,雨打上元灯’,皆为不吉。”人们还会在这时祭祀月神:摆上贡品,陈列出如菱角、莲藕、栗子、柿子之类的果实,以示丰收。

  除了摆贡,焚香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香的形状格外讲究。《金陵岁时记》记载:“中秋祀月陈列果实,如菱藕栗柿之属,扎香如宝塔形,上加纸斗,名曰‘斗香’。”所谓焚斗香,亦曰“点天香”,垒瓦片为宝塔形状,周边长宽约一尺余,高四、五层至六、七层。越往上越小,形状如塔尖。最上一层裁纸叠做量米的斗状,谓之香斗,中燃以线香,斗旁插着纸扎的龙门、旗斗、魁星和彩旗之类,人们会敲锣打鼓,绕塔以戏。

  中秋夜市通宵营业

  女子三五相约走月

  “中秋夜出游街市,曰走月。”王涛说,宋代的时候中秋节就已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小孩子则连宵嬉戏,达旦不寐。《东京梦华录》也记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中秋夕……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笑连坐至晓。”

  中秋之夜,南京女子三五成群相约夜游,走街串巷,互拜亲朋,赏月看花,此来彼往,以寓月圆人亦圆之意,直至深夜方散。有人也借月幽会,与心上人倾诉衷肠;有的结伴而聚,托月寄情,抒发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如今的中华门外窑湾街附近,曾有一座“涧子桥”,中秋之夜,很多还没有子嗣的人会来此往桥下摔瓦罐,期望能早日得子,久而久之,这座桥就被称作“见子桥”。

  南京中秋要“摸秋”

  瓜果预示好兆头

  中秋夜,南京原来还有“摸秋”的风俗。这一晚女子去别人家园子偷拿瓜果,非但不犯法,而且还会根据摸来的瓜果讨个好说法。据《金陵岁时记》载,金陵民俗有南京女子中秋月夜摸秋之戏。《中华全国风俗志》亦云:“有夜分私取园瓜,谓之‘摸秋’,以兆生子”。中秋月夜,她们三五结伴,偷偷前往果园中摸取瓜果,摸到南瓜,预示可生男孩,摸到扁豆则预示生女孩。而未婚女子的小姊妹们,三五结伴,往果园中摸取瓜果,以瓜果优劣,预示能否觅得如意夫婿。

  据说,旧时南京妇女“摸秋”有一去处,即信府河畔真武庙。庙门外竖长杆,上立铁鹳,俗呼为铁老鹳。因其立身的长杆也能给妇女带来福音,遂成为摸秋的主要对象,清中期后此物不存。 本报记者 史骏

原标题:走月、摸秋…… 老南京这样过中秋
责任编辑:董容语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