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业经纪公司而言,线上挂靠的主播是最基础的业务,公司还会在挂靠的海量主播中挑选优秀者重点培养,形成挂靠主播—艺人实习生—独家艺人的人才梯队。艺人实习生,大多是科班出身,公司会对其进行系列培训,通过各种方式增加曝光度。独家艺人则几乎作为公司一员,在公司上班,参与各种策划和拍摄工作,享受最多的资源。
近日,艾瑞咨询发布的《2016网红生态白皮书》显示,当前网红经济变现主要模式有广告、电商、打赏、经纪培训、资本等。在九鱼传媒,变现主要有三种模式:平台分成、广告、卖货。李旭说,对于经纪公司而言,平台分成目前占整体营收的比例并不是很大,但地位依然重要,因为他们比较在乎平台的粉丝数据。“你有多少粉丝,这是一个指标,有了指标公司就能给你做很多事情。”
李旭说,在他们公司挂靠的普通秀场主播,月收入大多在数千元,有的主播直播一个小时收到一两千元礼物,但这只是极少数的。艺人实习生和独家艺人的收入会好一些,因为除了有礼物分成、广告收入,还能领取公司的基本工资,以他们旗下的独家艺人为例,月薪保底6000元,加起来月薪上万一般不在话下,但离“月入10万”肯定有一段距离。
直播“水有多深”?
记者实测:粉丝、礼物都可以“刷”
外表风光的主播背后到底有多少是注水数据,或许很难有人能说清楚。近日,成都商报记者以个人身份注册了某移动直播平台,测试直播的结果很有意思——记者开启直播后几秒钟后,系统显示有2位观众进了房间,又等了几秒钟,观众数瞬间增至20人左右。实际上,记者遮挡了摄像头,直播屏幕上一片漆黑,没有任何影像和声音,也就是说,即便没有直播内容,记者的房间里依然稳定保持着约20名粉丝。有业内人士揭秘称,这些像“僵尸”一样存在于房间里的“观众”都是机器人,也就是平台“附赠”的,可以造成房间热闹的假象。
“数据靠刷,这是整个行业的潜规则。”作为业内人士,李旭并不忌讳向记者透露直播数据注水的现象——2014年直播刚开始火,基本上任何主播开播,平台都会挂1千多个观众,造成房间很热闹的假象。现在同样如此,一些平台或“工会”的运营人员还会在房间里维护,假扮正常观众不停给主播送礼物。在李旭看来,这跟“卖吼货”是一个道理,你不去刷礼物,就不能带动房间的气氛,真实用户也就不会送礼,而刷的礼物越多,主播的权重和排名也会靠前,增加曝光度。现在,李旭的公司有10多名运营人员,几乎一人对接一个平台,旗下主播在平台上开播,运营人员就会进入房间帮忙维持秩序或刷人气。
谁在为主播送礼?
“小黑号”可能变“土豪”
某周六晚8点20分,在成都女主播“咩咩”的映客直播房间中,系统显示在线观众2970人;20分钟后,观众数增长至1.1万人,随后达到1.8万人。咩咩是成都一位大二女生,目前的粉丝数超过了27万人。
屏幕下方,观众发言络绎不绝;屏幕上方,粉丝送出的礼物也不断刷着屏。无论是发言还是送礼物,在映客中其实都需要充值虚拟“钻石币”才能操作,最便宜的礼物如樱花、西瓜等需要人民币0.1元,最贵的“游轮”价值1314元。记者注意到,短短10分钟直播内,一位网友就连送了200个“西瓜”。直播三个月以来,咩咩总共收获了856万映票,折合成人民币可提现27万元,相当于日均收入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