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回家不是结局,而是开始

发稿时间:2016-02-03 05:50:00 来源: 新华网 中国青年网 我要评论

  小维站在教室窗前,望着自己平时打羽毛球的操场。他15岁了,个子不高,微胖,脸蛋是皴的,裤子上写着别人的名字。

  每隔一段时间,团徐州市委权益部副部长谭超英就会来看看他。有时候,徐州市刑警支队第三大队大队长吴萌也会一起来。这次没见到吴萌,小维还挺遗憾。

  作为一名典型的重点困境青少年,小维是被团徐州市委“塞”进这所职业学校的。虽然每周都能回家,但他有时候并不想。至今,他仍执拗地管自己的叔叔叫爸爸,而残疾的父母,他更愿意称他们大伯、婶子。

  30年前,小维的妈妈被拐。人贩子路过徐州时发现她身体残疾,觉得卖不掉,便将她丢掉。她被好心人收留,抚养长大,在徐州成家并且有了三个孩子,小维是老大。小维的父亲也是残疾人,五口人挤在一间家徒四壁的小房子里,全靠小维的叔叔、婶子帮忙维持生活。

  在公安部门的努力下,小维妈妈找到了远在四川的家人,可她已经回不去了。吴萌便跑到团市委来商量对策。书记陈婕得知情况,首先想到的是“孩子得上学”。

  经过一番“游说”,谭超英找到一所愿意接收小维的职业学校,他和吴萌一起把小维送进了校园。

  小维的故事说明,“寻亲”只是第一步。在每一个成功的寻亲案例背后,都有无数的后续工作等待解决。除了生活上的困难,心理上的困境更加亟待关注。

  陈婕常常和同事们谈起这个话题,他们琢磨着,要让伙伴汇社工师担负起寻亲家庭的专业介入工作。“没有找到家的孩子、没有找到孩子的父母、还有重新团聚的家庭,其实都需要专业社工的介入。”陈婕说:“我们今年准备下大力气,对接青少年事务专业社工队伍,帮助归家儿童和新家庭再融入,以及对失孤家庭进行心理干预。”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徐州市健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创始人吴华也是团徐州市委伙伴汇青少年事务社工。她得知此事欣然同意,开始尝试介入寻亲家庭,形成一个“公安部门、宝贝回家等社会组织提供线索+团组织整合资源+专业社工介入+媒体舆论宣传”的“宝贝计划”。其中,青少年事务社工的介入是十分重要却往往被忽略的一环。

  “在重聚家庭里,孩子从熟悉的环境到不熟悉的环境会有种不安全感,孩子失而复得的父母也会有不安全感,会拼命对孩子好,但孩子和他们又不亲近。这种情况其实亟须青少年事务社工介入。”吴华说,“很多孩子对养父母的感情很深,有些养父母对孩子是非常好的。他们无法理解亲生父母对自己的感情。如果后续的东西跟不上,那对孩子和家庭来说,孩子回家反而可能是灾难的开始。”

  小琳就是这样的例子。两三岁时,小琳在街上和父母走散,被人卖到江西。十几年后终于回到亲生父母身边时,她已经说着一口流利的江西方言。因为和养父母的感情很深,养父母的家庭条件也比自己家更好,小琳对亲生父母产生了抵触、排斥的心理,认为他们剥夺了自己过幸福生活的权利。

  可是,当吴华开始和小琳的家庭接触时,却受到了巨大的阻力。他们觉得血缘是一种无法割断的天然联系,孩子只要回来了,慢慢都会好起来,并不希望外界去打扰。然而相处一段时间后,情况并没有好转,孩子和家长都感到十分痛苦,他们不得不接受了社工的介入。

  经过两三个月的工作,小琳已经走进学校,开始学说普通话,有了同龄人小伙伴,也不再仇视和顶撞亲生父母了。

  随着寻亲成功的家庭越来越多,归家的孩子与新环境的融入已经上升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以前社会只关注找孩子,觉得找到了就没事了。其实找到孩子只是一个开始。我们需要在团市委的帮助下,通过走访家庭,做需求分析等,去寻找孩子和家庭分别存在什么问题,如何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促使孩子融入家庭、社区和社会。重点困境青少成长护航工程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特别需要社工的爱与专业都参与进来,才能把事情做得有效。”吴华说。

原标题:回家不是结局,而是开始
责任编辑:hn_新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