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5月11日电(记者陈海波)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我国持续推动气象工作融入防灾减灾救灾全链条,2023年,气象信息为公众挽回损失5600亿元。
近年来,基层气象灾害防御机制不断健全。气象部门推动358个地(市)建立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为先导的预警响应联动机制,推动建立健全政府部门快速响应部署、相关行业依规停工停产停课、社会公众主动防灾避灾的气象灾害应急联动体系。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2090个县制定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8万个乡镇将气象灾害防御纳入政府综合防灾减灾体系。
同时,气象部门因地制宜探索与地方防灾减灾救灾“节奏”高度契合的服务模式,形成多种深度融入地方防汛指挥调度、基层巡查防守、避险转移等环节的递进式气象服务模式机制,如创新构建“网格+气象”基层防灾减灾工作体系等。依托不断增强的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各级气象部门与应急管理、城市管理、防汛、住房建设、能源等部门密切合作,为城市防洪排涝、选址布局等提供信息服务和数据支撑,全面增强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