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青调查 >> 独家调查 >> 正文

66.2%受访者选择专业时侧重考虑就业前景

发稿时间:2023-06-30 15:00:00 作者:王品芝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品芝

  实习生 杨万淑

  高考报志愿,选择专业时你会侧重考虑什么?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4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6.2%的受访者选择专业时侧重考虑就业前景。高考填报志愿时,59.0%的受访者选了自己的目标专业,19.4%的受访者是盲目填报的,21.6%的受访者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

  受访者中,今年的高考生占18.3%,大学生占32.8%,中学生占5.4%,已工作的占42.3%,其他的占1.2%。

  “报志愿时我咨询了一家报考机构,它给我做了一个全方位的测试,判断我有什么样的兴趣爱好,适合什么样的专业。家长更多的是从过来人的角度,考虑这个专业未来的实用性。从我个人的角度看,当时考虑不到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到底怎么样,更多的还是从学校名气和我的分数去看的。”北京海量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职员宋智霖介绍。

  

  选择专业时,大家侧重考虑就业前景(66.2%)、未来收入(51.6%)、兴趣/特长(47.6%)、就读城市(42.9%)等,其他还有:院校名气(37.5%)、专业排名(32.6%)、家庭优势(9.7%)等。

  “我觉得信息收集这样的事情,自己做会更可靠一些,道听途说很危险。高考报志愿时我主要通过浏览各个大学的官网了解信息,家长没有办法给我提供很明确的帮助。”山东某高校研究生杨羽说,分数出来之后,她列了一个Excel表格,“其中有我可以够得到的专业和学校,然后再在里面挑,以我的意愿为主进行专业选择”。

  “当时填报志愿主要是围绕分数来的,分数已经考在那里了,父母的想法是不能浪费我的分数。”宋智霖说,学校名气在高考报志愿时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考虑因素,但真正进入大学后,会发现专业或者选的赛道比学校对个人的影响更大。“现在让我选择考研院校的话,我肯定会去看某个专业未来的就业前景,同时遵循我的兴趣爱好”。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立国说,学生在报志愿时一般会依据三个因素:首先是学校本身,是不是双一流建设高校,是不是原来的985、211高校,学校有什么办学特色;其次是专业,比如说这两年比较热门的计算机、人工智能等专业;第三是学校所在的位置,一般来说,学生还是希望自己到粤港澳、长三角或者北京这样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所在学校去读书。这三个是外在的客观因素。还有一个内在因素,就是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最后综合达成一个志愿方向。

  杨羽认为,所在专业毕业后的去向一定要了解清楚,未来的不确定性很大,大家还要衡量一下,没有走上想走的那条道路的话,这个专业的另一个去向是否可以接受。

  高考填报志愿时,59.0%的受访者选了自己的目标专业,19.4%的受访者是盲目填报的,21.6%的受访者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

  深圳某互联网企业员工王淼认为,选专业是一辈子的事情,如果进入了一个自己不喜欢并且不擅长的专业,一定要尽快转换赛道,及时止损。

  针对一些考生盲目追求热门的新兴专业,李立国说,新的专业往往是这两年根据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新设的,一般来说专业的设置包括课程体系并不是特别成熟,比如说计算机、物理、数学,包括其他专业拼在一块儿成为人工智能专业或者数字化专业。“目前来说,比较新兴的学科或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带有一定的品牌性质,整个培养体系还不够成熟。建议大家还是要平衡好像数学、物理,计算机等比较成熟的基础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关系,选择专业的时候要保持理性”。

  王淼认为,一个专业是否热门不重要,很可能在报考的时候是热门专业,但等七八年后读完研究生出来,这个专业已经被淘汰了,所以自己的兴趣才是最重要的。所谓行行出状元,任何行业都有龙头,在任何行业只要你愿意投入自己的热情和才能,都会做出成绩。

  受访者中,一线城市的占32.5%,二线城市的占43.1%,三四线城市的占18.8%,县城或城镇的占3.7%,农村的占1.9%。

  (应采访对象要求,杨羽为化名)

责任编辑:王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