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青调查 >> 独家调查 >> 正文

儿童食品安全问题怎么破?71.6%受访儿童家长建议对虚假宣传“零容忍”

发稿时间:2023-06-01 13:56:00 作者:杜园春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园春

  实习生 丁香雪钰

  如今,市面上的“儿童食品”种类繁多。很多家长为了孩子吃得健康,都倾向购买“儿童食品”。而实际上,我国还未出台专门的儿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儿童食品”目前还只是商家的营销概念,一些所谓的“儿童食品”甚至存在着配料不科学、非法添加食品添加剂等诸多问题。儿童食品安全问题怎么破?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4名家有0-14岁儿童的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让孩子真正吃上放心的“儿童食品”,72.5%的受访家长希望加强市场监管,严把“儿童食品”准入关,71.6%的受访家长建议处罚从严,“零容忍”惩治虚假宣传行为。

  

  在河北某事业单位就职的安茜,孩子在上幼儿园。她看过很多有关儿童食品的测评,发现一些“儿童食品”的配料实际使用量和配料表标明的存在很大差异,“我前段时间买回一瓶儿童调味品,在网上一查才发现,有博主测评过,有的指标严重超标,还不如普通食品安全。本来是想给孩子吃更安全的,结果反而深受其害,非常气愤。”安茜坦言,作为家长很担心却又无可奈何,“既没有专业设备和知识去检测检验,也没有精力去一样样较真”。

  安茜期待国家能够尽快出台细化、科学的儿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范生产企业的同时,也让家长知道“儿童食品”该有怎样的标准,能够更明确安心地为孩子选择健康食品。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认为,对于缺失的标准应该去完善,“大家都意识到它是一个‘坑’,这个‘坑’不能绕开,我们应该用监管、用条例规范把‘坑’填平,让消费者可以顺着走,而不是绕着走,为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现在正备考城市管理研究生的两岁宝妈董欢,给孩子买的食品中绝大部分都是专门的“儿童食品”,购买过程中她也发现了许多安全问题。她特别希望监管部门能加强整治力度,严格清查市场上存在安全问题的儿童食品,狠狠惩罚不符合规定的生产企业。“如果监管工作做到位了,保证市面上售卖的儿童食品都是安全的,家长也就不需要如此警惕担忧自己买到的东西合不合格,直接放心购买就是了。”

  对于实现整个儿童食品行业的良性发展,在一家专门从事深海鱼制作的食品公司担任品牌负责人的王伟晨建议,首先政府部门与行业协会应抓紧推出具体产品的行业标准。其次,媒体要发挥监督作用,尤其对于源头生产厂家和加工厂,“作为品牌方,更多的是自查自纠,对于原材料、配料提供厂家的监督是很难做到的。”他还建议,“除了厂家自身监管与法律意识的加强,媒体群众监督、行业风控等也要跟上,这是一个需要全社会一起来配合的事儿。”

  朱毅指出,应该加强对儿童食品的监管,不给企业打擦边球的机会。同时消费者自身要学会辨别真伪。她强调,企业要重视并加强自律,“现在‘儿童食品’方面的商机无限,但企业不应把它当作噱头,而要脚踏实地去做。在乱象当中,企业越自律,要求越高,就越可能脱颖而出,成为行业中的龙头企业。”

  让孩子真正吃上放心的“儿童食品”,72.5%的受访家长希望加强市场监管,严把“儿童食品”准入关,71.6%的受访家长建议处罚从严,“零容忍”惩治虚假宣传行为,其他主要还有:尽快明确“儿童食品”专门分类,建立安全标准(69.6%),推动儿童身体健康营养标准的制定并普及(67.0%),加强儿童食品包装标识立法(51.0%),大力普及健康食品知识(43.8%)。

  受访家长中,孩子在0-3岁的占33.1%,3-6岁的占43.0%,7-12岁的占19.0%,13-14岁的占4.9%。

责任编辑:王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