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暖闻 >> 正文

袁政安:24小时为上海守住这扇“门”

发稿时间:2021-04-13 15:00:00 来源: 中工网

  走进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楼上“曲突徙薪”四个大字跃入眼帘,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副书记袁政安告诉记者,“这四个字,是刚进医学院时,苏德隆教授叮嘱我们的,这个词,已成为我们在疾病防控领域中始终牢记的原则。”

  去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在拥有2000多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上海,一张由政府、医疗机构、保障部门等多方编织的严密防控网,让城市始终处于安全、可控状态。袁政安称疾控人为“隐侠”,“我们的工作没有高光下的光鲜亮丽,而是大量的默默付出。”

  非典时期起“戒”游泳

  手机再不离身

  每晚临睡前,袁政安总是习惯将手机放在床头。这个习惯,他从2003年处置“非典”疫情起保持至今。

  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当时,袁政安刚从上海市卫生局调至市疾控中心,有一天下班后,他来到游泳馆,想锻炼放松一下,并将手机锁在了更衣箱里,谁知,等他游了几圈上岸后,却发现手机上显示了几十个未接来电,都是工作电话。“从此,我就‘戒’了游泳,再也没有下过水。”

  “很多时候,疫情和我们只是一个飞机舱门的距离。”从2001年上海APEC、2003年非典、2006年H5N1禽流感到2009年新甲流、2010年世博会、2013年H7N9禽流感……袁政安亲历、参与、领导了新世纪以来上海疾控中心几乎所有的重大保障活动和大小防疫战。他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完善了上海市结核病综合防治模式,得到WHO专家高度评价,被称为“上海模式”在全国推广;他牵头制修订26项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奠定了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基础。

  新冠暴发

  旅途中赶回国抗疫

  2019年底,新冠疫情发生,根据以往大战经验,袁政安和同事准确预判到此次疫情的严重性,并且赶在2019年12月31日将第一份报告交给了上海市卫健委,为实施疫情严密布防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去年春节前,根据早早定下的计划,很少陪家人出游的袁政安与爱人孩子踏上了飞往澳洲的班机,抵达澳洲后,南半球的旖旎风光丝毫打动不了袁政安,他的心里,时时牵挂着上海的疫情,“在澳洲时,我每天翻看朋友圈,关注上海动态,看到同事们大年夜集体在中心加班过年,我再也坐不住了!”年初二那天,澳洲之行刚刚行程过半,袁政安就迫不及待在当地买了一张飞机票,飞回上海,投入到抗疫的紧张战斗中。

  作为上海市新冠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成员和市疾控中心防控领导小组主要成员,他不分昼夜为上海市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出谋划策,深入现场组织人员开展疫情研判、应急处置、实验室检测、科普宣传和科学研究等工作。“目前,虽然我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震荡状态,上海是主要出入境口岸,每天有2000多人进出,海关检测的可疑样本还需要一个个到我们这里‘验明正身’,我们还是要365天、24小时为上海守住这扇‘门’!”(据《劳动报》报道 劳动报记者 王枫)

责任编辑:王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