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科技 >>  正文

陈竺获舍贝里奖 用东方智慧"让癌细胞改邪归正"

发稿时间:2018-02-09 08:35:00 来源:光明日报 中国青年网

  原标题: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方案解读

王振义(中)、陈竺(右)、陈赛娟(左)正在讨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方案。上海血研所供图

  日前,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简称上海血研所)陈竺院士舍贝里奖,同时获奖的还有法国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安娜·德尚、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的于克·德戴,以表彰他们在“阐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分子机理并开创了革命性疗法”方面的贡献。再一次,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中国方案”被世界医学界所瞩目。

  为了攻克这种恶性、复发程度最高的白血病,经过四代学人30余年的努力,陈竺及其团队运用东方智慧“让癌细胞改邪归正”,使患者五年生存率达到90%以上。

  “单兵作战”到“联合出击”

  是什么力量引领这支中国科学家团队一步步攻克难关?该团队主要成员陈赛娟院士说,几十年来,每处困难的逆袭都得益于中国文化孕育的东方智慧,特别是中医理论中辩证施治、以毒攻毒、方药配伍、驯化诱导的东方思维,让他们在病理认识与治疗手段上,都有别于西方学者的病理认识方法。

  在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上肿瘤治疗的主要方式是手术和化疗,白血病也不例外,通常采取杀灭肿瘤细胞的化疗策略达到治疗目的。

  而在上海血研所原所长王振义院士的引领下,陈竺及其团队开始思考:“被杀死的癌细胞是所有成分都坏掉了,还是只是少数基因或少数蛋白出现了问题呢?”

  癌症细胞的一个特征就是无限增殖,同时分化成熟程度很低,是“很年轻、很幼稚的细胞”,而在白血病上这个特点更甚。因此,这支研究团队追问,“有没有可能诱导这个细胞恢复它的分化、成熟能力,同时又抑制它过度增殖。”简言之,“让癌细胞改邪归正”。

  经过探索,20世纪80年代中期,团队幸运地找到一个名叫全反式维甲酸的维生素A的衍生物,首创了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历史,并在临床上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临床观察发现,该方法联合化疗治疗的许多病人在几个月后出现了复发和耐药性,“单兵作战”这一策略需要调整。

  还有更好的办法来对付病魔吗?当获知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张庭栋教授用俗称砒霜的三氧化二砷“以毒攻毒”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时,两个团队开始合作,进一步验证和发现了砒霜的相关疗效,阐明了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机理。

  为了进一步提高这种白血病的治疗效果,陈竺团队在国际上又提出了“协同靶向治疗”的方法。经过多年努力,在2000年,陈竺及其团队使用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两药联合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使病人的五年生存率达到90%以上。这些成果被国内外学者的临床实验所证实,且不用化疗也可取得同样的治疗效果。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两药联用的治疗方案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一致认可,逐渐成为国际上治疗该病的标准方案。

  “一门四院士”30余年师徒接力

  为了攻克疾病,不但治疗方式需要协同作战,科研团队更需如此。说起集体,该团队主要成员陈国强院士曾说过,如果把团队比作一棵大树,王振义院士称得上树之“根”,陈竺老师就是树之“干”,他们就是这棵树上的枝杈,是吸收几位院士的营养成长起来的。

  在医学科学界,曾经获得201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王振义院士先后培养出陈竺院士、陈赛娟院士、陈国强院士,“一门四院士”被传为佳话。在上海血研所,师徒接力攻克白血病,让中国声音传向了世界。

  1979年,王振义开创白血病治疗的“诱导分化”理念,尝试将癌细胞改造成正常细胞,为癌症治疗提供了全新路径,并于1988年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血液》(Blood)上发表了第一篇关于全反式维甲酸临床应用论文,引起国际血液学界的震动。

  作为靶向治疗新方法,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虽然获得了临床效果,但是还要求搞清楚机制。王振义把弄清机制、降低复发率的任务交给了陈竺和陈赛娟。经过10余年的不懈努力,陈竺和陈赛娟不仅阐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发病的分子机理,同时借助东方思维用砒霜“以毒攻毒”,按照方药配伍原则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两药协同靶向致癌蛋白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取得了显著效果。据上海血研所介绍,法国德戴教授和德尚教授因发现了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融合基因,同时,德戴还在三氧化二砷的作用机制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因此,他们和陈竺一起获得舍贝里奖。

  科学研究强调协作与团队精神,但是一旦有了研究成果,尤其到了涉及晋升、评奖时,团队精神就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这一个“一门四院士”的国际顶尖血液病研究团队中,团队协作精神有着非常好的传承。

  该团队主要成员周光飚教授介绍,从王振义到陈竺、陈赛娟、陈国强,凡不是他们指导的课题,他们一律不占通讯作者的位子,而把机会让给比他们更年轻的学术带头人。不仅如此,这里还有良好的学术氛围。这个有活力的团队支持青年医师参加国际会议、进行短期合作研究或技术培训,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并增强在国内创业的信心。

  很快,又一批年轻人成长起来了。近17年,上海血研所有12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培养的博士生有5人的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在《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血液》(Blood)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600篇,论文引证率高达30000次以上。

  转化医学高地再启程

  在历史的长河中,30多年只是一瞬。但对上海血研所来说,通过30多年的艰苦奋斗和与国内外同行携手合作,其受到全世界血液病科研人员的关注,同时该所在血液病方面的探索和成就也使其成为世界转化医学的典范。

  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老门诊楼五层的楼道起步,从与别的实验室共用一张操作台起步,上海血研所在转化医学上获得的成就,引领着世界血液疾病的研究和转化医学的发展。

  何谓转化医学?21世纪初,“转化医学”概念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提出,如今已是世界医学科研的主流趋势。其核心是将医学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迅速有效地转化为可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的理论、技术、方法和药物,并在实验室与病房之间架起一条快速通道,实现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双向转化。

  在这方面,上海血研所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国方案”的成功,让国际同行看到了中国在转化医学上的创新能力,证明了实验研究与临床治疗结合可以取得开创性的成果。2016年,美国血液学会(ASH)赞誉这一工作是“实验室到临床转化医学概念的遗产和框架性成果”,并授予陈竺院士欧尼斯特·博特勒奖。这个奖项,只授予在转化医学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的成就者。

  而今,这支团队还在思考着如何将这一治疗方案的成功经验拓展到其他类型的白血病上,包括M2b型急性髓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找到攻克这些血液病的方法。他们的目标是,努力争取在2025年使我国恶性血液病患者五年生存率较目前提高50%,到2035年基本攻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陈赛娟指出,白血病研究中,临床与基础相互转化的成功经验,必将启发其他恶性血液疾病的研究,也会对其他学科起到示范性的作用,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她希望,上海血研所能以攻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为起点,依托转化医学中心这个国家级的平台,找到治疗更多疾病的有效方法,造福更多的患者,让世界医学界听到更多来自中国的声音。(记者 金振娅 朱凡)

责任编辑:千帆科技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