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5月18日专电(记者程楠、张文静)一个普通工作日的下午,伏妍亭穿着白大褂,熟练地飞针走线。手中残破的唐代“丝路”纹锦在一针一线之间慢慢恢复了鲜亮的容颜。在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20多位文物修复工作者用巧手为观众“编织”出一幅幅平面的、立体的丝绸之路文物图景。
在博物馆文保室里,金属文物修复师杨林静端坐在操作台前,面颊紧贴着防护罩的玻璃壁,专注的为一件国家二级文物——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去除油渍和污渍。他介绍,修复这样一件金属文物需要花费一到两个月时间,“慢工出细活儿。”
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曾经长眠在地下的青铜器会沾满细菌,在肉眼无法察觉的情况下,这些细菌可以在一年内“啃掉”文物。而且,不合适的光照和空气接触,将会让脆弱的纸张和丝绸化为粉末。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人员所做的,就是通过抢救性保护延长文物的生命,让残缺的历史得以还原和再现。
古法修复融合现代科技,让文物修复工作更上层楼。不少文物修复人员表示,文物修复有着一整套的流程和要求。每拿到一件需要修复的文物时,他们通常要先对文物进行一次“全身检查”。然后,再通过高科技的分析仪器,进行病害、成分等分析检测,接下来才好制定下一步的修复计划。
记者在这个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看到,便携式LED摄影灯箱、电热恒温水温箱、电热恒温干燥箱等高科技装备已经俱全,这些都是文保人员眼里的“神器”。
在该中心纸质文物修复师赵莉看来,文物修复和保护是一场“不允许失败的手术”。从事纸张修复已近40年的她,曾专程赴日本、北京故宫等地学习传统古法纸张修复技艺。她介绍,修复纸张最难的是打浆糊,打出的浆子不能起疙瘩、更不能吸引昆虫,“这就需要用古法和现代化学药品共同制浆子保护”。
甘肃博物馆馆长俄军介绍,该馆近期举办的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已向大众开放,并新增了170余件馆藏修复文物。文物保护工作“不仅需要工匠精神,更需要借助高科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