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教育 >>  正文

我们分析了22821条评价,找到了研究生的理想导师

发稿时间:2024-10-25 13:30:00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陆佳楠 卫瑶 陈良贤 中国青年网

  又是一年考研报名季。只是相比高考填志愿,考研除了要选学校、挑专业,还多了一道拼运气的抉择:选导师。

  很多人说研究生选错老师,读研就会很痛苦,此言非虚。有研究对上百名硕士生进行调查后发现,影响他们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的因素中,重要度最高的就是导师。

  由于信息不流通,曾经选导师就像是开盲盒,但如今很多毕业生甚至是在读研究生,会在社交平台上回答自己导师如何的提问。诸如《研究生导师避坑名单》《研究生导师推荐指南》之类的交流帖下,常有成百上千人在互动。

  澎湃新闻分析了 22821 条学生们对自己导师的评语,试图来回答,什么样的导师,会赢得学生们的好评。

  好导师、 差导师,都是什么样的?

  被学生打分偏低的导师,最共性的特点是学术能力不足、滥用个人权力以及忽视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

  学海泛舟,导师本该是指点迷津的灯塔,但个人能力不足的导师,可能将学生引向布满礁石的海域。例如,有学生提到自己的导师对学术前沿的了解浮于表面,提出的建议不切实际。甚至有导师还要求学生让出论文第一作者的署名权,甚至直接要求学生代写论文,自己坐享其成。

  学生想要反抗这样的“压榨”是不容易的,因为自己能否按期毕业的决定权被掌握在导师手上。

  同样多次被学生提到要避开的是忽视学生发展需求的导师,包括用不给推荐信、不允许实习、不让参加校招等方式阻碍学生去别校深造或者自主择业。

  不同学科的研究生碰到的“问题”导师也存在一些差异。

  在学术水平上,理工科学生不满于导师在研究上“灌水”,人文社科类的学生则对导师讲泛泛而谈的“水课”更敏感。工作时间上,理工科学生因为需要去实验室上工,对奉行“996”、强制熬夜加班的导师退避三舍;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则更担心被导师随叫随到的压力。在经费补贴方面,相比文科专业,理工科学生碰上导师克扣经费补贴的概率更高。

  与不同学科间差导师的问题差异较大不同,大家对于好导师的标准更为统一。不幸的师门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师门却是相似的。

  在学生眼中,一位理想的导师,往往是学术能力过硬;经费上分配公平,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工作时间上,信任学生,弹性管理……

  不过,最让同学们珍视的就是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在权力不平等的关系中,依然能够体察下位者意愿的上位者是难能可贵的。例如有的同学提到,自己导师找学生帮忙都会以很客气的语气,其格言是“如果请你帮我忙,只对我有好处而对你毫无用处,那这件事我不会来麻烦你,我会找一个同时对他也有一定帮助的学生,不然我真的于心不安。”

  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导师和学生之间才能形成有效的沟通,并进一步发展出融洽和谐的关系。如果导师还能多一些对学生生活的关心,那就更有人情味了。高分评价中就常常有学生提及自己与导师从学术到人生无话不谈,师生打成一片。

  同学对导师的称谓,是师生关系类型的直接体现。我们在整理中发现,相较于差评导师,好评导师的学生更愿意在评论中使用“老师”一词,体现了对导师的基本尊重。而“亦师亦友”“良师益友”的用词则是一种更平等的师生关系,也最为学生所推崇。有同学这样夸赞自己的导师:“与其说是上下级的师生关系,倒不如说是朋友关系,大家互相尊重,互相探讨科研问题,相处起来很舒适。”

  而在种种称呼中,最扎眼的莫过于“老板”。有学者认为,学术资本主义背景下,导师与研究生关系具有经济属性,具体表现为二者围绕着科研项目形成的“准雇佣”式合作关系。在这种关系模式下,导师好比是公司老板,学生是员工,师生合作完成拿基金、做项目、发论文等工作,导师下发的经费就是学生的工资。

  只是,如果师生双方能实现合作共赢,这一称呼未必就是个消极词汇。在梳理学生们对自己导师的评价中,我们发现“老板”一词有逐渐增多的倾向,且常常被用在学术大牛或资源多的老师身上,例如有学生安利自己的导师,说:“跟着李**大老板,钱根本花不完”。

  导师好不好,也和期待有关

  需要提醒的是,以上好导师、差导师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不同人的标准下,同样的行为,好坏可能也不一样。例如导师严格这件事,多数学生觉得是好事,但也有人觉得这是为难自己。

  这种态度分歧的出现,主要和学生的个人期待相关。对于希望出科研成果的学生来说,严师出高徒,而对于只是想要拿个文凭了事的同学来说,导师愿意“放养”反而成为了加分项,他们更期待获得一段无拘束的校园时光。

  那什么样的师生互动模式,是最好的呢?有学者根据情境领导模型,将导学关系类型划分为“命令型” “合作型”和“松散型”。其中,“命令型”导师安排任务的压力较重,注重利益交换,与学生情感关系淡漠;“合作型”导师倾向于在平等沟通中教学互长,更容易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松散型”导师对学生放任不管,师生之间如同陌路人一般。

  最理想的方式,莫过于“合作型”,而“命令型” 则是有利有弊。

  有导师在接受汪辉、张露的调研访谈时提到,自己觉得“大部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也不太强,容易拖延,也不愿意去做实验”,自己任务多、要求高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有学生在接受访谈时也表示自己能够理解这种用心:“在科研方面一定要投入许多时间或精力。我们导师对我们的要求很严,我们经常参加课题项目或者学术研讨会,准备汇报内容还有写论文的笔记,经常需要在我们院的实验中心学习,疫情之前导师还让我们去外地参加学术研讨会,无形之中这些对我们科研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然而,在导师管理过于严苛、学生获得回报不足的情况下,“命令型” 师生关系可能趋于冲突对立。长时间处在高压的工作状态下,一些研究生产生学习倦怠感,个人身心健康受到威胁,作息紊乱、焦虑症、抑郁症的情况时有发生。

  而“松散型”这种弱连接,则是目前高校中很多研究生最常遇到的导学关系。

  兰州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陈秋萍在毕业论文中,调研了学校 1662 位研究生对自己导师的满意度,发现有 33.94% 的受访者的导师,每周对自己指导次数不到 1 次,还有 51.56% 的同学每周能接受导师 1-2 次的指导。

  导师对学生指导不够,成共性问题

  张国云等人曾对 5 所高校的研究生发起培养质量满意度调查,发现在影响学生对导师评价的诸多因素中,导师的指导次数是影响效应最大的。相比于过于严厉的老师,学生们更怕碰上对自己不管不顾的导师。

  在一次研究性质的访谈中,有同学如此回答“影响文科类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这个问题:“导师。我们导师特别忙,有课的时候是一周见一次,没课之后就一个月见一次了,有时候甚至一个多月了老师也没有指导我们。”

  陈秋萍的调研发现,导师每周指导次数在 3-5 次的,学生对导师的满意度是最高,满意度最低的,并非频繁督促学生的导师,而是对学生每周指导次 1 次都做不到的导师。

  客观上,很多导师不仅科研任务繁重,有的还担负着相当多的行政工作,且不少导师要指导的学生并不少。在一篇调研访谈中,有导师就表示“多且急”的行政事务模糊了时间界限,导致其不能有足够的时间指导研究生。

  对很多高校教授来说,怎样做导师同样是需要钻研的学问。一位老师在接受汪辉、张露的调研访谈时坦白:“这几年,做导师有了一些经验,但还是觉得这是一门学问,有人教授专业知识,却没有人指导我们如何做好导师,只能自己摸索,现在觉得比刚从教时有了很多感悟。”

  如今,随着更多对社交媒体应用熟练的年轻学者进入校园,导师们也开始变得更加灵活。有人会在小红书上搜学生对自己的评价,甚至还有人主动留言邀请大家给出评价:“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正在搜集关于本人教学,科研方面,来自学生的各种建设性意见。”某所“211”高校的老师留言说。

原标题:我们分析了22821条评价,找到了研究生的理想导师
责任编辑:白珂嘉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