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渺)中国科协、教育部日前印发了《“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实施方案》。按照《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中国科协、教育部决定,共同实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
方案提到,将邀请院士专家走进校园,开展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组织科技辅导员、少先队员、共青团员讲述科学家故事。鼓励各地分层次建立科学家精神宣讲团。在“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行动”中,组织大学生走进中小学校开展科学家精神演讲报告。依托中小学建立一批“科学家故事众创空间”。依托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当地中小学校组织开展“科技馆里的思政课”“科学家故事戏剧社”“Z世代天团秀”“逐梦采风团”等品牌活动,定期开展业务指导、交流培训。组织帮助中小学师生参与“科学也偶像”短视频创作传播活动。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等平台,建设“科学家精神专栏”,提供优质数字资源。依托“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让科学大师剧走进中小学校。
此外,还将充分利用中小学现有读书角、图书架、书报亭,充实科学家故事图书。推动出版社、科技馆等机构向中小学生推荐优秀书目并定期更新补充。以班级为单位举办故事分享会、主题班会,以学校或地区为单位组织开展读书征文、演讲朗诵等多种活动,支持科学家、科技辅导员深度参与学生故事分享,指导演讲朗诵等,推动形成阅读交流科学家故事浓厚氛围。
方案还提到,中国科协、教育部将建立跨部门联合工作专班,定期开展会商。中国科协以“众创空间”为载体,以现代科技馆体系为依托服务赋能各地科协和中小学校。中国科学技术馆负责“众创空间”建设总体实施,制定规范标准,成立专家团队,指导各地具体推进。教育部加强统筹协调,通过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等载体,为各地提供优质科学教育资源。各地科协、教育部门及所属科技馆和中小学校主动加强沟通对接,建立开放协同机制,统筹各自阵地、队伍、活动、平台、项目资源,并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