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教育 >>  正文

着眼国家民族发展大计,要牢牢把握人才培养自主权

发稿时间:2023-02-07 06:20: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屋建瓴、博大精深。回到学校传达党的二十大精神时,我一直和同事们反复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重要论述的深刻意义。

  千秋伟业,人才为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教育科研界耳熟能详的一项重要目标任务,但报告中的“自主”二字,更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深刻理解。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攻关,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人才高地建设。科技自立自强,就要破解“卡脖子”难题,将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同理,提高自主人才培养质量,就要像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一样,将高技术人才培养能力也紧紧掌握在自己手里。

  以水声工程专业领域为例,因专业的敏感性,国外专业实验室的大门对外人常常是关闭的。我长期从事水声工程领域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十几年前,我曾被委派到美国的一个名气很响的研究所短暂研修。

  那里有一艘业内很有名气的实验船,就停靠在我们工作的大院码头里,平时有人在周围站岗。我一直很想去船上看看,也曾试探性地问能不能上船,得到回复是“需要写申请报告,但不一定能批准”。那时我就感觉到,在这里我永远只能站在栏杆之外。尽管那时可以选择留在国外工作,但我不愿将聪明才智浪费在边缘工作上,便义无反顾地回国了。我也意识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相辅相成。

  “一头扎进海里”40余年,我带领一批批团队成员在矢量声呐技术、水下减振降噪技术等领域取得了多项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为祖国的万里海疆打造了水下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当今世界,围绕科技创新发展的人才竞争不断加剧,加快人才自主培养的变革,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的质量,关乎国之命运,分外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排外”,中华民族历史上就是一个海纳百川、包容世界的民族。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打造科技创新人才高地,这是新时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牢把握人才培养自主权,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需求。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是一篇大文章,是每一所高校、科研单位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谨记于心的使命担当。牢牢把握人才培养的自主权,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让每位受教育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洪流中自觉努力、奋发拼搏,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做善成,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不断绽放绚丽之花。

  1977年我考入当时还名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现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水声工程系时,那一届学生仅有30人,后来每两年才招收一届学生。如今,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系已然发展壮大成为水声工程学院,被称作中国水声工程人才和科学技术的摇篮。这些年来,从本科生、硕士生到博士生,水声行业的骨干人才都是我国自主培养的。党的十八大发出建设海洋强国号召后,我们培养的水声人才供不应求,现在每年招收10-12个班级的学生。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海洋领域的投入,人才队伍不断扩大,但当前海洋人才队伍与新时代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海洋强国的需求相比仍存在数量上的缺口,培养质量也亟须提高。

  “青年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个人事业只有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才会有生命力,才能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

  在信息时代,学生可以在多角度多平台获取多种多样的信息,了解国家重大需求。与此同时,人才培养单位也应该不断地向学生传输国之所需和各个领域的飞速发展,让学生了解整个国家的宏观规划和发展进步,迅速做好人生的长期和整体规划。

  我常跟我的学生讲,一个人在社会上对国家的贡献,是靠知识体积衡量的。所谓的知识体积,是知识面和知识高度相结合。比如学习水声工程相关专业,如果既懂海洋科学,也懂海洋技术,我相信只要踏实肯干,就一定会对国家作出贡献。因此,广大青年学生要更广泛地涉猎知识,增强个人能力。我相信这一代年轻人,能充分珍惜时代和国家赋予的大好机会,用更辉煌的成绩报效祖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孟佩佩 采访整理)

  杨德森(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

原标题:着眼国家民族发展大计,要牢牢把握人才培养自主权
责任编辑:白珂嘉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