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北大学生在中国男排逆转获胜后喊出的这句口号,成了上世纪80年代的国家口号和青年的精神路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说,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共青团“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发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在现代化建设各条战线上勇立潮头,展现出敢闯敢干、引领风尚的精神风貌”。
作家、制片人张曼菱是当年北大学生中的一员,大家兴奋高唱国歌的情景她至今历历在目。这句口号引发了亿万人报效祖国的强烈共鸣,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接续奋斗,作出自己的人生选择。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近日专访了张曼菱。
中青报·中青网:您1978年考入北大中文系,经历了10年动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召开不久,一切百废待兴。您当时有过迷茫吗?
张曼菱:之前简直就是人生最低谷,最大的绝望是好像一切的努力都白费了。我是因为恢复高考被打捞的那一批人中的一个。进入北大,是走出迷茫的第一步,因为有了一个新气象。我们受到了爱护,变成了幸运儿,那时候我们出门戴上北大校徽,别人都投来羡慕的眼光。整个社会都是求才若渴的状态,爱才的传统重新被发掘,我们也要报答社会的爱。
由此也能看见中华民族很深的一种力量,对知识文化的敬重是千年不变的,虽然有时候会有磨难,但始终是正向前进的。我对我们的民族、我们的社会有这种本质的信任,是把自己的命运都交托的。
中青报·中青网:1981年,中国男排一场反败为胜的传奇性比赛引发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这句口号。您是亲历者,能谈谈当时的情况吗?
张曼菱:当时体育健儿可真是给咱们中国人长脸。当晚比赛,只有几台电视机,大家都挤着去看,人家吼也跟着吼,无比热情地追随着那些为国争光的体育健儿。
比赛赢了时,我正在宿舍里洗脚,突然听到惊天动地的像爆炸一样的一声欢呼,我们宿舍一个女生的男朋友在楼下喊,“快下来,去游行!”我脚也不擦了,穿个鞋就跟着下去了。
有的同学在摇动学校的南大门,想出去游行。情况有点复杂。团委书记王丽梅,还有团委副书记闫玉霞在人群中找到了我,王丽梅说:“张曼菱,同学们会听你的,快召集起来!”
小号声突然响起,那是国歌的旋律。我的热泪就出来了。我们班的两个同学老范和小王推来一辆自行车,我就站到那个座位上,不稳,他们扶着。这样高于人群,就形成了一个指挥点。我大声喊道:“同学们,我们唱歌,大点儿声!大家拧成一股绳!”大家一首连一首地唱,唱《团结就是力量》《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国际歌》《五月的鲜花》……不少同学拿着学外语用的三洋录音机挤近我。人群里还响起了各式口号,“清华北大团结起来”“中国万岁”……
我想一定要让这个口号最有力量,就从同学们呼喊的口号里组合了一下,说我们来喊“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好不好?喊10遍!喊声一浪高过一浪,像大海一样吞没其他口号。我看见好多外国留学生也跑来了,后来整个校园都喊起来了。
第二天早上,学校党委书记韩天石,还有副书记马石江,一见到我就拥抱说:“太好了!我们北大终于有自己的口号了!”他们前一天夜里听到我们喊口号都高兴坏了。
韩天石说:“学生不爱国是教育最大的失败,我们北大学生是爱国的。”
中午的时候,学校广播电台的喇叭响了,原来是我们昨天晚上的场面,由学校团委宣传部长黑良杰组织人现场录音,编写后播出来了。我还听见我尖叫的声音、声嘶力竭喊口号的声音。这份珍贵的录音对于外界和中央领导了解和评价北大发生的这件事情起到了重要的史实记录作用。随后,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体育报》等媒体都报道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这个口号。我们北大不仅创造了历史,而且记录了历史。
我毕业那年国庆节时,天安门对面竖起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大标语牌,当时马石江兴奋地给我打了电话。这说明这句口号不仅是我们北大学生的了,国家认可我们喊出了人民的心声,海外华人也特别认可。
中青报·中青网:您想过口号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力吗?
张曼菱:怎么没有?为什么大家愿意喊?男排的胜利不是说我们排球有多牛,而是代表一种心愿,我们不能让人小看下去了,我们一定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定要兴旺起来,这是我们心情的表达。在百废待兴的时候,就是个精神头儿。体育健儿为什么那么拼命赢?精神头儿代表了我们不服输,不认穷,不认倒霉,我们一定要振兴,一定要崛起。
中青报·中青网:口号对您的人生有什么影响吗?
张曼菱:口号在我们的灵魂里注入了不辱使命的爱国情怀。我们毕业时有很多机会,成功挣钱的机会,成名走红的机会,要怎么选择?我曾去美国,看到独立制片人制度,那时中国还没有,我想我要是可以该多好。后来国内电影厂改革,我认准了我想走的路,付出了10年的辛苦,使自己具有了担当这个事的能力。
我后来回到家乡云南,开始了对西南联大历史资源的抢救、整理和传播,推出《西南联大启示录》等。时代给了我很多机会,我从作家到重新学习影视,使我能扛起西南联大这个事儿。西南联大的精神能够传承、传播下去,我就很满足。
中青报·中青网:“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到现在依然被青年喊起。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候,北大学子在天安门前一遍一遍地呼喊,穿越了40多年的岁月,再次听到这个口号时,您是什么样的心情?
张曼菱:我们这一代继往开来,是恢复高考改变了我们的人生,我们也回报了社会,没有辜负国家对我们这一代人的期盼。
一个人不爱国,我觉得就是飘的。如今北大的孩子们,也是理解自己的使命的,愿意将个人价值和国家民族绑在一起,把自己的奋斗和人生追求融入国家发展。
中青报·中青网:每一代年轻人都会有时代的特征,但在当今青年身上能看到像当年你们一样的热血。
张曼菱:为什么当时就有很多人接受这个口号,不完全是因为北大提出来的,不是我们这一拨儿人拔高提出来的。我们本来就是从最底层上来的,我们知道所有人的出路都和民族、国家息息相关。如果国家不好了个人也不会好,这种对根的认识,我觉得在现在的疫情中是加深了。
中青报·中青网:一些年轻人会觉得疫情是当前比较大的困难,青年也面临就业选择等方面的困惑。您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张曼菱:我访谈过两百来位西南联大人,还有一些著名人物的家属。他们的人生故事和价值观,都是在与严酷环境的对峙中完成的。疾风知劲草,所以不要害怕苦难。
从闻一多到邓稼先,到对我教诲不倦的任继愈先生,他们在平时专注于构建自己的学术,关键时刻具有献身的从容,忠于严肃的思考与求索,从而凝成了一个共同的西南联大的精神理想。可以这样说,理想就是重建中国,一个崭新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充满幸福感的中国,而精神品质就是“刚毅坚卓”。这四个字里面包含坚定和韧性,还有人格尊严。
人生和历史不是简单重复的,不是可以模仿的,但“精神”却是可以传承的,就是在国破家亡的时候,也不能丢弃,反而更加纯粹。我自己能够做一点事情,也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完成的。精神是附着于理想的,理想丧失精神就没有依托。
青年要多读书,读那些支撑过历史,推动过历史发展的人们的故事。扩大人生视野,壮大你的理想与精神。走过一段人生困境,或许不是什么坏事。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许革 王聪聪 梅潇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