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长春12月1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培莲)今天,《中国教师发展报告(2020-2021)》成果发布会暨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学术论坛在东北师范大学举办。
据介绍,《中国教师发展报告(2020-2021)》以中国教师职业幸福感为切入点,聚焦中小学教师职业认知幸福感、主观幸福感、健康幸福感、社会幸福感四大维度。通过对我国31个省份(包括22个省、5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的3359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分析,客观呈现了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发展态势,提出了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策略,并对教师职业幸福感发展进行了预测分析。
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广介绍,报告主题为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发展态势、面临挑战与提升举措,旨在为我国教师发展的政策研制提供事实基础、数据支撑、理论指导与价值引领,全面助力我国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建设。
该报告显示,教师职业幸福感呈现多维度差异性。从专业发展阶段差异性来看,任教初期是教师职业幸福感水平最高的阶段,当前职业幸福感水平较低,但对未来职业充满期望,三年后的职业幸福感水平高于当前的幸福感水平。
教师在社会幸福感方面,整体表观出较高的水平,具体体现在能够较好地处理领导、同事、师生、家校之间的关系,感受到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尊重。在主观幸福感方面,教师对工作满意度、价值感、自我成就感、职业荣誉以及精神状态有较高的评价。在认知幸福感方面,教师普遍具备良好的工作专注度、较强的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安全感、突出的教师胜任力与职业吸引力。然而,在健康幸福感方面,教师的身体健康、正负向情感以及健康预测等方面欠佳。
从地理区域差异性来看,东部、中部教师幸福感显著高于西部教师,中部、西部地区教师在各维度上的幸福感水平基本持平。东北地区教师职业幸福感水平较高,中部、东部职业幸福感水平基本持平,西部地区教师职业幸福感水平最低。
从教龄来看,0-2年教龄和36-40年教龄的教师职业幸福感较高,11-15年教龄的教师职业幸福感较低。
值得注意的是,在调研教师最能获得幸福感的选项中,选择“喜欢当教师”的教师最多,占比37.8%;其次为“学生的成长进步和成就”,占27.8%。在提高教师幸福感最重要的措施方面,选择“提高经济待遇”这一选项的占比最多,其次为“优化办公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