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教育 >>  正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智能车发展还需更大实践空间

发稿时间:2017-12-06 17:34: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作者:高琦

西安交大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研制开发的“发现号”在2017年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上夺冠,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介绍研究成果。代红玉供图 

  中国青年网西安12月6日电(代红玉 记者 高琦)“无人驾驶智能车完全步入日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不仅需要科研的进步,校企合作的加强,还需要社会给予智能车更大的实践空间。”近日,西安交大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研制开发的“发现号”在2017年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上夺冠。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郑南宁表示,无人驾驶智能车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西安交大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研制开发的“发现号”在2017年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上夺冠。代红玉供图 

  在本次大赛中,西安交大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研制开发的“发现号”和“夸父一号”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中“发现号”在城乡道路测试、高架快速道路测试两个单项中均获第一名,综合排名第一,荣获一等奖;“夸父一号”在高架快速道路测试的真实交通流状态下汇入车流和动态超车表现高超,荣获第四名。 

记者上车体验“发现号”躲避障碍物的能力。代红玉供图 

“发现号”内部设置。代红玉供图 

  “发现号”和“夸父一号”以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为平台,搭载了可见光、激光、毫米波、惯性导航等多种传感器,采用不同技术路线完成自主感知、智能决策与规划、运动控制等功能,集成验证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在认知计算、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定位与导航等领域的研究成果。 

郑南宁院士做研究介绍。代红玉供图 

  “本次大赛采用的是动态实景展示,西安交大‘发现号’在识别、躲避障碍物方面比其他参赛的车辆更加灵敏。”郑南宁表示,西安交大在无人驾驶智能车研究方面有着20多年的经验积累,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研发体系,学校研究的最终目标是让无人驾驶智能车步入寻常百姓家,但目前智能车的发展还面临着如何精确感知不同的环境、应急处理意外情况、人与车的全面交互等五大挑战。 

发现号”遇人自动刹车。代红玉供图 

  据悉,西安交大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国家重点学科、“视觉信息处理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的支撑单位,曾连续两次获得国家基金委员会“优秀创新研究群体基金”的资助,也是教育部与国家外专局联合资助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即111计划)建设基地以及西安交通大学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自2000年起,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围绕以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为基础的多传感智能辅助驾驶关键技术和无人驾驶车辆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在智能汽车的系统结构、道路环境感知、面向智能汽车的多传感融合技术和多传感交互智能驾驶验证平台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于2014年荣获IEEE智能交通系统杰出团队奖(IEEE ITS Institute Lead Award),为目前国内唯一获奖团队。

责任编辑:杜娜
 
版权声明: 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