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教育 >>  正文

苏州以“更好的教育”惠及百姓

发稿时间:2017-10-08 08:39:00 来源: 苏州日报 中国青年网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如响鼓重锤,震撼着苏城教育工作者的内心,也践行在苏城教育工作者的实际行动中。近年来,苏州教育坚决贯彻省、市关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部署要求,围绕“两聚一高”新实践,聚焦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环节和教育公共服务热点问题,努力回应人民群众接受公平优质教育的期待。

  勇当“两个标杆”、建设“四个名城”,新的历史起点上,苏州教育围绕全市目标任务,迅速对标找差,全力创新创优,力争创造过硬的教育富民成果,让“更好的教育”惠及苏城百姓,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

  【事件】力度前所未有: 姑苏教育人才计划3.0版

  苏州对教育人才的重视程度从未放松过。今年8月苏州市制定了《姑苏教育人才计划实施细则》,这是目前苏州对教育人才发展力度最大的政策。姑苏教育人才计划分为人才引进和分层培养两大类,目标是在5年内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职业学校、师范院校及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引进100名教育特聘人才,分层次培养10名教育名家、100名教育领军人才、500名青年拔尖人才。“实施细则”自8月初颁布以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事实上,这已经是姑苏教育人才的第二次提档升级,进入了3.0版时代。据苏州市教育局组织处副处长周芸介绍,2011年,苏州出台了姑苏教育人才计划,培养教育人才并引进紧缺人才。2013年姑苏教育人才计划第一次提档升级,增加培养教育领军人才,以应对高水平教育人才出现的断层现象。 今年出台的“实施细则”再次对姑苏教育人才计划进行提档升级,强调了引进特聘人才,并增加培养青年拔尖人才。同时“实施细则”在各类人才的资助上,力度前所未有。“实施细则”还在奖励性资助的基础上,强调了项目性奖励,增加了项目资助的力度,鼓励各类教育人才发挥带动作用,对苏州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起到更大的作用。

  【解读】教育第一教师为本,完

  善教育供给彰显苏式特色

  “教育第一,教师为本”。这是苏州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响亮口号,苏州教育部门始终坚持将教师专业化水平作为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为了提高苏州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拓展教师发展的渠道,市委、市政府从顶层设计到地方落实,层层加码,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

  2013年9月,在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教育人才工作会议上,市政府下发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苏州市首个全面部署师资队伍建设的文件《关于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在政策的指引下高层次教育人才引领苏州教育迈入新的高地,截至目前,全省共14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苏州3人入选,占全省入选人数的五分之一;全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200人,苏州共24人,占比居首。此外,苏州市还积极通过改革人才管理机制,完善人才配置机制、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步伐,完善教育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打造教育人才高地。苏州还继续开展教师招聘改革试点工作,不断提高教师招聘工作的专业性、科学性,完善“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继续推进校外专家进校园,支持学校引进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完善教师交流制度,合理有效配置教师资源。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

  近年来,大量外来人口进入和全面二孩、异地高考等政策出台,苏州适龄学生数量呈持续高增长态势,苏州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教育资源供给总量不足、结构性短缺、城镇大班额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对此,苏州各级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则,以优质均衡为目标,加大教育供给,不断完善投入机制,改革办学机制,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让优质教育成果惠及更多学生。苏州教育由“基本均衡”起步,目前已经进入全面提高质量的“优质均衡”新阶段。

  2013年11月,苏州率先成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地级市,严格落实“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中小学为主”的政策,义务教育阶段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公办吸纳率从2002年的51.4%提高到2015年的77.25%。2016年起市政府实行流动人口积分管理政策,市区(不含吴江)积分入学申请学位数12080个,实际提供公办学位数11864个,全市流动人口积分入学申请学位数近6万个(太仓除外)。坚持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制度,严格控制择校行为。加强对随班就读业务工作的管理指导,强化特教研究规划与服务。实施优质高中入学名额按比例划入初中的分配制度,向农村学校倾斜,促进城乡生源质量分布均衡。苏州还推动更加优质的资源共享,建立联合办学、集团化办学、托管办学、共同体等办学机制,发挥优质学校辐射带动作用。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要为人民提供优质、个性化的教育,办符合人才成长发展规律的教育。苏州提出培育“全纳公平优质适切”的教育现代化苏州形态,做精做实更加惠民利民的苏式教育,在特色发展、创新实践等方面,走出了一条优化升级家庭教育、创新发展科技教育、多样推进艺术教育、扎实开展健康教育的新路。

  【对标】

  办好优质惠民的苏式教育,是时代赋予苏州教育的崇高使命。苏州紧密围绕创新驱动、改革开放、城乡建设、文化传承,凝心聚力,大力促进苏州教育全面发展,着力打造一流的教育现代化强市。

  实现主要教育发展指标达全省领先水平。苏州力争到2020年,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和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均达到100%,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校际均衡差异系数达到100%,社会主要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30%,全社会教育投入增长比例达到5%。

  建设系统完备的教育制度创新体系。以制度创新引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和办学体制改革,建设政府依法管理、学校自主办学与社会广泛参与的教育公共治理格局。完善省、市共建的高等教育发展机制,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区域技术技能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培育各级各类人才充分聚集和立体多元发展的教育人才队伍成长模式,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逐步健全教育质量监测标准和评估机制,基本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数说】

  “十二五”时期,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为1229.62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1054.8亿元。教育经费总投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分别比“十一五”时期增长了93.6%和114%,确保教育经费“三增长一优先”。全市共计新建了231所学校,提供新增学位共计约287418个。

  五年来,各类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不断提高。其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由每生每年650元提高到700元,初中生由800元提高到1000元,高中生由500元提高到1000元,学前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从零起步直接提高到200元,职业教育每生每年教育事业费拨款不低于6000元。

  五年来,苏州教育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全市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99.5%,小学、初中入学率、巩固率、高中段教育毛入学率保持100%,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62.9%,老年教育普及率达35.4%,主要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11.6年,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达15.4年。

责任编辑:梦梵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