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工信部原副部长苏波:制造业正迈入“供需再平衡中完成产业转型”的新阶段

发稿时间:2025-04-01 20:38:00 作者:贾骥业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贾骥业)今天,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新型工业化研究中心主办的“2025赛迪论坛”在北京举行。工信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苏波在论坛上表示,当前,我国制造业呈现供给较为强劲与需求相对弱势并存的发展态势,正迈入“供需再平衡中完成产业转型”的新阶段。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在相当长时间内,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基础需求拉动。经过4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不但拥有了比较健全的基础工业体系,也有了“世界第一方阵”的产业布局,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强大供给优势已经形成。

  “当前,供给侧呈现内在活力与弹性,但需求持续偏弱制约了经济增长,因此,推动供求再平衡是当务之急。”苏波认为,目前,我国在多数行业已经实现供给相对优势,要坚持优化供给与扩大内需双轮驱动,通过创新赋能、改革破障、开放聚力,在动态平衡中开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对此,苏波认为,在促进内需方面要推动制造业品质跃升。“要切实提升制造产品质量,丰富高端制造产品供给,提升中国制造品牌影响力,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推动中华老字号传承升级,提升产品竞争力和软实力,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苏波还注意到,当前,投资减弱与消费不足交汇叠加、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关系深刻转换、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等因素都在影响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我国投资在GDP中的占比长期高企,是经济由较低水平向较高水平阶段演进过程中的主要特征。”他提到,虽然近年来我国投资率有所降低,消费率有所提升,但我国还是中等收入国家,现阶段依然需要较高的有效投资率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关于提振制造业投资,苏波给出的建议是,要加快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新型工业化。他同时强调,在推动硬件设备更新的同时,也要注重软件系统迭代升级和创新应用。

  4月1日,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新型工业化研究中心主办的“2025赛迪论坛”在北京举行。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贾骥业/摄

责任编辑:白珂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