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鼓楼下的民主:肇兴侗寨的乡村治理密码

发稿时间:2025-03-20 05:51:00 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杨凯茗 中国青年网

  走进黎平县肇兴侗寨大门,沿着石板铺就的主路,不远便到了“信团鼓楼”,仰头凝视,只见层叠飞檐似蛟龙腾云,榫卯相接托起鎏金宝顶,那雕花栏板间似流转着百年时光,这一座鼓楼,便恍若一部立体的侗族史诗。

  这样的鼓楼,肇兴侗寨一共有仁、义、礼、智、信五座。

图片1.jpg

肇兴侗寨景观

  3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考察时,便来到信团鼓楼,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围坐在火塘边,共话乡村全面振兴。

图片2.jpg

在侗寨里,鼓楼不仅是地标,更是民主议事的场所。

  此情此景,对于侗族朋友来说并不陌生,在侗寨里,鼓楼不仅是地标,更是民主议事的场所。

  “村里但凡有重大的事项,需要讨论和决定的,我们都会到鼓楼,召集全体村民共同议事,民主表决。”黎平县肇兴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陆卫敏介绍道。

图片3.jpg

肇兴侗族文化展示中心一隅。

  千百年来,鼓楼火塘边的长凳上,寨老与村民围坐一堂——山林如何管护、纠纷如何调解、村规如何修订,大事小情皆在此公开商议。在这里,没有高高在上的权力,只有平等对话的智慧,这是肇兴侗寨延续千年的“鼓楼议事”传统,也是贵州少数民族乡村基层治理的鲜活缩影。

图片4.jpg

肇兴侗族文化展示中心一隅。

  而维系这套治理体系的,正是侗家人传承千年的“款约”。

  在肇兴侗族文化展示中心,一块印满文字的“款碑拓片”静立展台。这些文字记录着侗族先民对偷盗、纠纷、水利、婚嫁等事务的约定。

图片5.jpg

肇兴侗寨景观

  陆卫敏介绍说:“我们侗族每个寨子都有自己定的款约,也有几个寨子共同拟定的款约,内容包括社会治安、乡风文明、移风易俗等。”

  款约是侗族口口相传的规训,将道德伦理化作具体可循的契约。寨老们依“款”调解矛盾,村民以“款”自我约束,如今,古老的约定与现代的村规交融,让“有事共议、有责共担”的治理传统生生不息。

图片6.jpg

  从款约到如今的村规民约,从鼓楼议事到院坝协商,贵州乡村正书写着一部传统与现代交响的治理史诗。这里的故事,不仅是侗寨的,更是中国乡村治理的生动体现。

原标题:鼓楼下的民主:肇兴侗寨的乡村治理密码
责任编辑:白珂嘉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热门排行
热 图